兆易創新朱一明談中國存儲器發展之策:軟實力與硬實力并舉
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NOR Flash領域已經成為全球三大供應商之一,同時也在積極發展2D NAND和DRAM,是國內布局存儲產業的主要廠商之一。日前,兆易創新全資子公司合肥格易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公益性集成電路科技館“兆易集成電路科技館”,在合肥市舉行開館儀式。借此之機,記者采訪了兆易創新董事長朱一明,探討在當前情況下中國存儲器產業的發展之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6/380886.htm打造存儲基地
先整合五湖四海的人才隊伍
現在中國存儲產業的整體力量與任何一家國際存儲巨頭相比仍然要弱小很多。在此之際,中國存儲器產業更應小心謹慎,避免過度張揚。接受記者采訪時,朱一明以兆易創新的歷程介紹了一些發展經驗。“存儲器是兆易創新起始的產業。其實,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要有一個過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要避免一開始就與‘強敵’正面競爭。從NOR切入存儲器,此后又發展2D NAND,最終才切入DRAM,兆易創新就是循著這樣的道路一步步走過來的。”朱一明說。
朱一明認為,當前條件下中國企業發展存儲器,最需要的是培養起適合自身的產業鏈、營銷隊伍,以及培育公司的品牌影響力。“這些年來,兆易創新一直在與國內幾家代工廠進行著密切的合作,就是希望與合作伙伴一起成長,把中國的存儲器產業逐漸培養壯大起來,同時也把所需的專業人才隊伍培養起來。產業基礎是一個行業發展最重要的部分。拋開產業基礎空談打造產業是沒有用的。發展存儲產業是一個長期戰略,不可能速成,不是光砸錢就能成功的。”朱一明說。
國家重視,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使得中國存儲產業有了更快速發展的契機。對此,朱一明認為,未來幾年還是要把技術做扎實,把公司的技術團隊真正組建起來。現在很多公司的技術團隊新組,人員來自五湖四海,把這些人才組合起來,把不同人手中掌握的技術進行整合,形成可以實用的技術組合非常關鍵。只要有了技術基礎,一款存儲產品的設計開發并不是最難的,難點在于產品方向的選擇,技術產品的組合,設計與制造的配合,量產工藝的開發,以及良率的提升等。
建設集成電路科技館
為中國IC軟實力做點事
無論存儲器還是物聯網芯片都是集成電路的重要板塊,但是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要想真正全面發展起來,教育文化等軟實力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前,兆易創新全資子公司合肥格易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了面向集成電路專業的公益性科技館“兆易集成電路科技館”。
在朱一明看來,現在科技館剛剛運營,第一階段應由兆易創新投資與維護。但長期而言,科技館應當走專業化運營與公益性發展之路。“科技館應當有專業化的團隊去運營,并形成自身合理的運作機制。它的定位一定是公益性質的,不以贏利為目的,但要長期運營下去,而且還要不斷更新展示內容,所以也應形成自身的造血機制。”朱一明說。
在朱一明的設想中,可以制作一些小禮品,比如芯片模型、與IC相關的紀念品等產生一定收入。“同時,我們也歡迎來自其他社會機構的捐贈,歡迎有更多的社會主體加入進來。”朱一明說。
在一個產業蓬勃興盛的過程中,形成幾家強大且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企業非常關鍵,但卻不是唯一的條件。“對于兆易創新來說,建設集成電路科技館是一種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我們應當為集成電路行業做一些事情。在中國,民間出資建立博物館,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在集成電路行業里就更是如此。兆易創新既然做了這件事情就希望能把它做好,也為行業帶一個頭。如果今后這樣的科普基地多起來,民眾的眼界就會更加開闊。”朱一明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