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計量日:“千克”將重新定義
1875年5月20日,17個國家共同簽署了“米制公約”,該公約旨在協調統一當今世界范圍內使用的測量系統,即國際單位制(SI)。公制系統是該協議使用的測量系統的基礎,最先定義的兩個參數是用于衡量長度的米和用于衡量質量的千克。依據“米制公約”,還建立了一個組織來管理和維護世界各地的此類標準,并于法國巴黎郊外創建了國際計量局(BIPM)。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80103.htm我們將每年的這一天,5月20日,確定為世界計量日,在這一天,致力于計量科學的人們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為國際貿易和精密測量基礎的測量系統對改善我們生活品質發揮的重要作用。
2018年國際計量日的主題是“國際單位制(SI)的量子化演進”,雖然長度和時間等測量單位已經發展為利用自然界的通用常數來更精確地進行定義,但自1875年以來,千克一直由鉑和銥制成的圓柱形砝碼來定義,即國際千克原器(IPK)或“一千克標準物”。

然而,現代世界對測量準確度和穩定度的要求需要對質量的全球標準有更精確的定義,最好是采用基于自然界常數的標準。而就在2018年,Fortive終于準備好了對千克進行重新定義的方式。
2018年,Fortive將對過去20年的最終實驗結果進行計算,并對提案行審查,該提案將質量單位與科學家使用的自然界常數--普朗克常數聯系起來。 今年11月,負責監督“米制公約”的國際計量大會將聽取重新定義千克的提案。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Fortive將于2019年5月20日實施對該定義的更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