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入駐ARM,中興終于有救了?
3、新ARM中國的公司目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79832.htm只要打開ARM中國的新首頁,你就會看到這樣兩段話:
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依托ARM世界領先的生態系統資源與技術優勢,立足本土創新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成長, 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致力于成為中國集成電路核心知識產權開發與服務平臺,支持并推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
作為ARM公司在中國IP業務的總部,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將向總部設在中國的合作伙伴開展集成電路知識產權(IP)的授權與技術服務;并結合中國市場需求自主研發基于ARM技術的IP與標準,賦能中國智能科技創新。

ARM中國官網招聘信息
4、ARM中國已經正式開啟招聘
ARM中國的新網站已經添加了官方的社會招聘入口,并且是應屆、實習、社會三大渠道同時招聘。其中規格最高的社會招聘,一口氣列出了37個職位,涵蓋了CPU、GPU、IoT、軟件等多個方向。
5、并非“ARM mini China”
在之前的諸多報道中,有一個“ARM mini China”的代號被經常提起,甚至有媒體稱它為新公司的名稱,但這些說法都是不對的。
虎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的真實情況是:“‘ARM mini China’(ARM獨立的小中國分公司)肯定不對,只是曾經提過‘China mini ARM’(中國的小ARM)。”
6、無論合資是否成功,ARM都對中國市場“勢在必得”
“中資注入”并非ARM進軍中國的“起點”,ARM已經在中國做了一系列部署,合資只是順水推舟的一件事。
說完6個必須了解的情況,我們再來詳細說下ARM早已啟動的“中國野心”,以及這一事件的意義。
ARM“中國布局”早已啟動

雖然ARM在中國相當低調,但ARM在中國的很多“動作”,實際上都能在公開資料中找到。
以此次將被注資的ARM中國主體為例,其正式名稱為“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安謀中國’)”,2017年9月更名之前叫“安謀電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不過目前其各種工商注冊信息中,“中資注入”的事實暫時還沒有體現,股東方面依舊是ARM母公司:ARM Limited。
除了名字加入“中國”之外,ARM在中國的“布局”還包括另外3個方向,包括孵化器、投資管理平臺和產業基金。

ARM中國目前的孵化器生態相關企業信息,來自天眼查
孵化器方面,牽頭的公司是“北京安創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北京安創’)”,北京安創通過投資的方式在上海、深圳、南京、重慶、合肥建立了另外5家“安創空間”子公司。而在北京安創中實際扮演大股東身份,同時還是另外5家“安創空間”實際控制人的楊宇欣,目前是中科創達的員工,再之前的職位實際上是ARM亞太區移動計算市場經理,負責亞太區相應的推廣工作。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整個孵化器的覆蓋動作從2015年下半年已經開始,隨后在2016、2017年被持續推進。相應的“安創孵化成長營”活動早在2016年中就開展過,出現在這個營當中的國內創業公司也包括了深鑒科技、Perception、西井科技等一批明星。

ARM中國現在的投資平臺相關企業信息,來自天眼查
然后是投資平臺,核心的公司是“深圳安創科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同時是另外4家公司(深圳安創股權投資、寧波安創成長、寧波安創供應、寧波安謀投資)的法人代表,這4家公司中最早的成立于2016年中,有兩家在2017年9月同時成立、最后一家在2018年3月成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