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毀了四個品牌,聯想能否憑借區塊鏈手機東山再起?
3.忽略產品本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3/377501.htm在今天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中,依托于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產業,無疑產品是硬件+軟件+服務的綜合體,而作為老牌的產品制造企業,其實聯想在這塊并不出色,如我們曾看到的樂檬系列。作為聯想“占領”千元機市場重要一步,圍繞樂檬整個系列中都出現過不少問題。其中,最讓用戶無法忍受的,莫過于相機對不上焦、電池續航尿崩以及手機異常發熱等問題,在樂檬K3 Note上最為明顯。

其實在百度貼吧上面,很多用戶都因為這幾個問題瘋狂吐槽,很顯然,這并不是偶然現象。所以說,品控把握能力太差,也使得聯想手機陷入沉淪。
除了硬件上的缺陷,聯想的軟件系統也是一直為人所詬病。從聯想K800,K900等系列到摩托羅拉品牌,聯想的系統一直都不被用戶所看好。。
跟小米的MIUI、vivo的Funtouch OS等不一樣,聯想的系統一直都停留于傳統的硬件思維,甚至連不同系列產品間的變化跨度都很大。同時對于每一次的系統升級仿佛工程師們都能對于系統的Bug和用戶的需要視而不見,也是聯想逐漸被用戶所拋棄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moto系列手機,甚至還會去閹割原生系統中的一些重要功能,取而代之的卻是為用戶添加一些無關緊要的聯想服務,并且還是無法刪除,這些自帶應用顯然已成為一些用戶口中的流氓軟件代名詞。

同時,聯想的售后服務也一直是其揮之不去的詬病之一。對于其他廠商來說,如果門店無法檢修的話,一般會把機器寄回廠里維修,但是,對于聯想來說,卻缺失了返廠維修這一說法。家大業大的聯想,也是由于這種情況,“硬生生”地把消費者送到對手手里。

4.過于依賴傳統渠道
此外,過于依賴渠道商,也是聯想無法發展的一大原因。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興起,傳統的渠道運營商銷售模式正逐步被電商蠶食,然而聯想似乎并不太熱衷于傳統的渠道升級,反而是將更多的產品,更多的機器庫存壓力轉移給了渠道,最終陷入了渠道和自身雙重壓力死循環。
這些原因都造成了今日的聯想難以復制往日的輝煌。

而作為聯想最新發布的S5區塊鏈手機,確實是抓住了用戶當下的互聯網熱詞,但顯然想要借此讓聯想擺脫泥潭幾乎是不可能,況且S5到底運用了哪些區塊鏈技術,甚至連發布會上聯想自己都沒能說出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