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企業:如何向成本要利潤?
你眼里的智能家居是什么樣的,“貴”“復雜”“不實用”?不可否認,這些都是智能家居產業至今尚待解決的癥結。尤其是購買、安裝、使用的成本,嚇跑了許多意向消費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772.htm我們來算一筆賬,一套功能完善的智能家居系統,包括常規的燈光遙控控制、電器遠程控制、電動窗簾遙控、多房間家庭背景音樂及視頻共享功能、安防報警及網絡視頻監控功能,購買國產品牌至少需要2萬至3萬元,而國際品牌在5萬至10萬元。換句話來說,換上一套完善的智能家居系統,你至少要多花掉一份整屋裝修的開銷。

實際上,成本高昂這個問題,不僅是消費者遇到的,而且是智能家居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我們翻看智能家居板塊中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告,早在2017年初,已經有不少企業因成本上升而影響業績。
最近,在安居寶的《2017年度業績預告》中,也披露了由于企業成本上升,導致2017年凈利潤同比下降約43.18%-71.59%。作為國內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安防品牌之一,安居寶曾獲得“中國十大智能家居品牌”第一名,核心競爭力固然強勁,但也難免因高成本而利潤大減。由此推測,解決智能家居企業成本高昂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智能家居企業的成本在哪里?
1.研發成本。一整套功能完善的智能家居系統,包含了數十種先進技術,簡單數一數就有物聯網、通訊協議、數據存儲及運輸、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等。這些技術發展程度不一,要完美地嵌入傳統家居產品,必須經過復雜的研發測試。因此,高科技研發成本是智能家居企業經營成本中的最大一部分。
2.生產成本。由于目前消費市場仍未完全打開,智能家居產品均是小規模生產,無法在量上達到突破,生產成本普遍較高。我們舉個例子,最早的固定電話、寬帶都很昂貴,安裝時還要另外收費;當信息時代的全面擴散,如今固話機已經免裝,寬帶也是交網費即包安裝,還送網關、送機頂盒來進一步刺激消費。智能家居也是同理,只有“量”上去了,成本才會下來。

3.勞動成本。智能家居即使披上多么華麗的外衣,始終還是傳統制造業,勞動力成本上升是大多數制造企業面臨的頭號挑戰,原材料投入成本上升、產品需求萎縮也擠壓了其盈利空間,帶來一定生存壓力。
4.融資成本。盡管如今的智能家居產業“貴”字當頭、標準各異,投資市場卻一路爆紅。資本市場是把雙刃劍,一面能幫助企業吸引投資目光,但另一方面也在時刻催促企業產生效益。而就目前國內市場的現況,企業生產成本高,市場推廣效果又不明顯,暫時無法達到投資市場的預期。
但想繼續融資做產品的智能家居企業,又不能斷掉資金鏈,只好自己討腰包做推廣、炒熱市場,強行把資金風口轉向自己,進入資本融資的無限循環之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