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有多費電?全球礦場年耗電量已超越伊拉克
摘要:比特幣能源消耗指數顯示,目前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預計約為48.37太瓦時,且還在持續穩步增長,要超越排名第52位的繁忙島國新加坡,不過就是春節后的事情。比特幣能源消耗指數的最新數據(截至2月10日)顯示,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預計約為48.37太瓦時 (TW, 萬億瓦時) ,相當于全球耗電量的0.20%,且隨著時間推移還在持續穩步增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734.htm比特幣能源消耗指數顯示,目前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預計約為48.37太瓦時,且還在持續穩步增長,要超越排名第52位的繁忙島國新加坡,不過就是春節后的事情。比特幣能源消耗指數的最新數據(截至2月10日)顯示,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預計約為48.37太瓦時 (TW, 萬億瓦時) ,相當于全球耗電量的0.20%,且隨著時間推移還在持續穩步增長。
中本聰最初在2008年中設下的2100萬枚比特幣供應總量,在自2009年1月3日問世的九年后,目前已經“挖掘”超過80%,通過全球各地的比特幣“礦場”,進入市場流通。
“挖礦”,其實就是利用芯片的計算能力 (“hashpower”),在比特幣全球網絡的區塊中不斷進行“哈希碰撞”,比競爭對手更快地求解,以此贏得在公開賬簿上的記賬權,獲得系統獎勵的比特幣。這一不斷重復的枯燥過程,在比特幣行業被形象地稱作“挖礦”。
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產生數量將越來越少。2009年“創世區塊”給予礦工的獎勵是50枚比特幣;而今天挖出新區快的礦工酬勞已經降至12.5枚比特幣。未來“開采”新的比特幣區塊,對礦機的算力要求越來越高,設備也越來越昂貴,作為成本大頭維持礦場運作的電費也愈來愈高。
今年1月10日,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預計還僅是39.84太瓦時。短短 的一個月后,這一數字就已攀升近10太瓦時至現在的48.37太瓦時,“開采”新區快對電力的“胃口”增長,遠遠超出正常國民用電的需求。
48.37太瓦時是一個什么概念?全球用電量排名第54的伊拉克,全國國民也不過44.4太瓦時,目前已被比特幣挖礦反超;而按照目前的趨勢,比特幣挖礦耗電量要超越排名第52位的繁忙島國新加坡(49.5太瓦時),不過就是春節后的事情。
摩根士丹利股票分析師Nicholas Ashworth1月10日研報中曾預計,2018年全年比特幣乃至其他數字貨幣的挖礦用電需求最高將達到140太瓦時,比現在的預計耗電量還要再翻上兩番,達到全球總用電量的0.6%。
這也意味著,未來的十個多月中,平均每個月比特幣的預計耗電量將增長逾8太瓦時。要知道中國2018年全年的新增裝機量也不過120千兆瓦 (GW),不過1太瓦時的五分之一!
在與其他新興產業進行橫向對比時,結論則更為驚人。眾所周知,電動車/新造車概念是2017年炙手可熱的新興概念;大摩此前預計電動車在歐洲的率先普及使用,將在2018年帶來1-2萬億瓦時的電力需求,到2025年達到25萬億瓦時,而全球電動車用電需求則將達到125萬億瓦時。
也就是說,電動車行業的電力需求要到2025年,才堪堪達到今年數字貨幣“挖礦”的需求水平!據此Ashworth給出了“比特幣2018=電動車2025”的用電需求論斷,認為2018年電力產業的熱點話題將讓位給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挖礦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