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可穿戴設備鼻祖Jawbone轉型智能醫療

        可穿戴設備鼻祖Jawbone轉型智能醫療

        作者: 時間:2018-02-07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收藏

          轉型可能需要擯棄純硬件思路,更多地在模式上創新,培養用戶并提高黏性,從而挖掘用戶的價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561.htm

          作為曾經的鼻祖,略顯潦倒的未來的命運依然惹人關注。

          據外媒消息,正準備從可穿戴產品轉型至醫療健康領域。未來,公司將面向專業醫療機構推出一種硬件和長期服務捆綁的模式。關于業務的轉型,截至發稿,記者還未獲得Jawbone公司的官方回復。

          拓墣產業研究院穿戴設備分析師蔡卓卲分析認為,在財務困境下,Jawbone或許是希望以可穿戴產品收集的數據做基礎,尋求醫療健康領域的轉型。

          

        轉型醫療健康 智能可穿戴設備鼻祖Jawbone展開自救

         

          “如果只是做一般性的醫療健康產品,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玩家,Jawbone沒有核心競爭力,也沒有品牌價值。而進階到專業級別,Jawbone需要時間的投入提升產品可靠度,并且需要經過FDA認證,憑借初創企業的人才、技術、資金和品牌積累很難獲得成功,因此它更好的歸宿是與大的品牌廠商進行合作。如果沒有大公司的幫助,以Jawbone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可能1-2年內經歷裁員或倒閉。”蔡卓卲表示。

          黯然離場?

          2011年,以藍牙耳機和揚聲器為主要產品的公司Aliph發布了UP系列的健康手環產品,并且在同一年將公司的名稱正式改為Jawbone。而在當時,對的追捧正從硅谷蔓延向全球,Jawbone被視作這個領域的先驅。

          然而,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在與Fitbit的捉對廝殺中,Fitbit保持了競爭優勢,而Jawbone走向了沒落。根據IDC的報告,2016年3季度,智能可穿戴市場保持了3.1%的微弱增長,整體銷量2300萬支。排名前五的公司依次為Fitbit、小米、Garmin、Apple和三星,曾經銷量全球第二的Jawbone已從榜中消失。

          事實上,Jawbone的困境已非一日。經歷了與Fitbit專利戰失利、和代工廠商偉創力訴訟大戰、全球裁員、高管流失等系列問題后,這家紅極一時的獨角獸去年被傳正考慮出售,盡管傳聞后被否認,但其不斷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

          從誕生到現在,Jawbone一共獲得了將近十億美元的風險投資,投資人包括摩根大通等,但Jawbone目前財務狀況捉襟見肘。其距今最近的一輪融資是2016年1月完成的1.65億美元融資,彼時估值15億美元,與其巔峰時期的身價相比縮水一半。去年春季,投資公司貝萊德集團對Jawbone的身價進行了估算,稱其估值僅為3億美元。

          易觀分析師趙子明認為,Jawbone的產品主要在向下兼容上做得不好,出現了重新設計的APP不兼容前代產品的情況,導致很多粉絲用戶對其失望。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功能跟進不及時,外形落伍。

          蔡卓卲認為,在產品上,可穿戴產品少有核心技術,Jawbone起步早,一開始成績好,后續也曾因產品問題經歷召回。Fitbit在產品之外,競爭勝出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其將明確的產品定位傳達給消費者,成功培養了品牌認知度,逐步樹立了品牌形象。

          在蔡卓卲看來,整體手環市場的成長率雖然沒有那么好,但滲透率依然在逐步提高,但以偏低價位的產品為主。未來,附加價值走向手表,更多的廠商產品線會由手環拓展到手表,市場覆蓋高中低端市場。

          轉型醫療健康

          據外媒消息,Jawbone計劃通過B2C模式提供醫療健康產品以及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服務,目標群體為臨床醫生和醫療服務機構。公司不再執著于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智能手環,而是要擴大利潤增長空間。此外,Jawbone正在尋求新一輪投資。

          相應地,其原有的商業模式將發生巨大變化,據了解,其未來的商業模式與Omada有志同道合之處。Omada是一家提供數字健康服務的公司,通過個人教練、智能生物識別跟蹤裝置、網絡社交和在線課程等為受慢性病威脅的人提供數字健康計劃,應用的付費與使用者的表現掛鉤。

          “對于臨床醫療的理解是消費電子產品轉型醫療健康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用戶在醫療領域的消費行為、嵌入消費電子產品的臨床醫療參數指癥的選擇,以及背后對診斷結果判斷的醫療團隊權威性等,都是消費電子產品普遍遇到的問題。”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王文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從消費電子產品轉型醫療健康最可能面臨的問題是人體健康大數據的監測的精準性和復雜病況的科學識別,這一難度會導致用戶對監測數據的不信任,誤差較大的數據進而影響后續的可操作性。要真正把可穿戴健康設備收集數據應用到醫療實際操作,依然任重道遠。

          “或者消費電子產品可以從一個用戶容易理解并有效的模式切入,如Omada大數據模式更多的是基于通過大眾易于理解但實際行動效果不明顯的飲食和運動的控制來改善用戶的身體狀態,從而間接達到對各類高發疾病的預防,因此該模式更容易被用戶理解并接受。通過用戶行為的管理實現最終的預防目的,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可行的。”王文華表示。

          在他看來,Jawbone轉型可能需要擯棄純硬件思路,更多地在模式上創新,培養用戶并提高黏性,從而挖掘用戶的價值。

          蔡卓卲則認為,這樣的模式需要更多以及更精準的身體數據,內部算法需要通過醫療機構的鑒定,時間和投入成本太高,成為主流很困難。“從硬件轉型做服務,Jawbone唯一的優點在于原有的客戶群,但Jawbone沒有相關的專業技術和能力,也缺乏相應人才,很難順利轉身。”



        關鍵詞: 可穿戴設備 Jawbone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新兴县| 壶关县| 凉城县| 汽车| 玛多县| 惠安县| 晋江市| 金阳县| 大冶市| 韩城市| 潍坊市| 阳江市| 焦作市| 白河县| 娄底市| 宝坻区| 罗田县| 开封市| 金昌市| 杭锦后旗| 浪卡子县| 高阳县| 阿尔山市| 鹿泉市| 彭山县| 紫金县| 巴林左旗| 兴和县| 芒康县| 永善县| 荆门市| 日照市| 江源县| 黑龙江省| 板桥市| 衡阳市| 青冈县| 镇原县| 阳新县| 电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