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業界動態 > 淺談手術機器人現狀,未來還有什么可能?

        淺談手術機器人現狀,未來還有什么可能?

        作者: 時間:2018-02-07 來源:與非網 收藏
        編者按:目前的手術機器人還不具備診治疾病和臨床決策的能力,因此,它還談不上太智能,提升和完善的空間也很大。它的“神通”仍需要借助醫生的操控來實現。因此,完全的智能手術機器人,離我們似乎還有點距離。

          提起手術,很多人腦海中會浮現這樣的畫面:無影燈下,助手遞給醫生手術器械,醫生額頭上冒著豆大的汗珠……不過,這樣的畫面似乎正在被人工智能技術顛覆,現在和未來的畫風有時是這樣的:操作臺前,醫生操控著機器人完成各種手術。目前快速進入人們視野的達芬奇,已經在很多醫院擔任“操刀”的任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480.htm

          說起,還得從腹腔鏡手術開始。因為傳統的開放手術切口較大,微創的腹腔鏡手術應運而生。北京和睦家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朱剛教授對筆者說,通過微型攝像頭和監視器,醫生能夠看到“以前開放手術看不到的地方”,“這是人類取得的革命性進步”。

          腹腔鏡的升級版就是。這樣的機器人更像是一個受醫生控制的“機器臂”。病人被麻醉后,可移動的高清攝像機、操作器械等若干個機器臂,像醫生的手一樣深入患者體內,精細而靈活地分離、切割人體組織。醫生并不直接接觸病人,而是坐在旁邊的操作臺上,看著顯示屏里病人患處的3D畫面,控制做手術的“機器臂”,進而操作手術器械。鑒于人體的復雜性和差異性,醫生需要根據現場情況,做出隨機應變的處置。

          醫生操控機器人,有點像開車,也需要培訓。一開始可能會有點手忙腳亂,但通過理論學習和不斷操練,逐漸會變得得心應手。

          手術機器人的優勢顯而易見:除了比醫生裸眼看得更清楚之外,也更加精細、靈活,手術創口更小。朱剛感慨地說,以前,每臺復雜的開放手術都要輸血,現在幾乎都不用,因為手術越來越微創,出血越來越少,病人也恢復得更快。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機器人。它的問世源于戰地手術。美國直覺外科公司1996年推出了第一代手術機器人系統,并開始商業化生產。2014年,第四代達芬奇系統推出。盡管價格高昂,手術機器人的應用和推廣卻非常迅猛。對于某些較復雜的手術,比如前列腺根治性切除術,機器人手術已經占到了美國此類手術總量的90%。

          這樣的手術機器人聽起來已經夠酷,但并不是終極目標。因為目前的手術機器人還不具備診治疾病和臨床決策的能力,因此,它還談不上太智能,提升和完善的空間也很大。它的“神通”仍需要借助醫生的操控來實現。因此,完全的智能手術機器人,離我們似乎還有點距離。

          “未來,當然有這個可能性。”朱剛認為,未來的手術機器人完全有可能把外科醫生更大程度地解放出來,讓他們受到的體能挑戰更小一些。而且,微創手術也可以更大程度地遠離刀光血影,讓接受治療的患者變得更輕松。



        關鍵詞: 手術機器人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镇巴县| 顺义区| 安顺市| 鲁甸县| 桑日县| 宁都县| 临江市| 东兰县| 泾川县| 乾安县| 杭州市| 宁远县| 泸溪县| 久治县| 富平县| 玛沁县| 莫力| 台北市| 镇康县| 梁平县| 宜丰县| 漳浦县| 杭锦后旗| 宁河县| 定日县| 桃江县| 鄂托克旗| 方正县| 聂荣县| 南汇区| 康马县| 天长市| 新疆| 齐齐哈尔市| 扎囊县| 山西省| 梓潼县| 明星| 文安县| 高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