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中國為何對“洋垃圾”說“不”?

        中國為何對“洋垃圾”說“不”?

        作者: 時間:2018-02-06 來源:經濟觀察網 收藏
        編者按:中國將“洋垃圾”拒之門外,是治理環境的一記重拳,也是國內產業升級轉型的結果。

          “中國打個噴嚏,歐美國家就感冒”。今年起,中國全面禁止廢塑料等24類固體廢物入境。據英國《衛報》等媒體報道,禁令生效后,歐美多國垃圾回收廠的垃圾堆積成山,一些地方不得不將無處堆放的塑料垃圾做填埋處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390.htm


        中國為何對“洋垃圾”說“不”?

          要知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2016年進口的塑料垃圾占當年全世界廢塑料進口額的56%。一紙“洋垃圾”禁令讓英國環保官員們為“無處安放”的垃圾遭到民眾抱怨;也讓美國的垃圾處理商們感到沮喪,二十多年來,他們靠向中國出口垃圾獲利并賺取政府補貼。

          中國進口“洋垃圾”原是為緩解工業的原料不足,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從境外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然而,這些漂洋過海進入中國的固體廢物里,常摻雜著各種城市生活垃圾。待那些可被回收利用的廢紙、電子配件、廢金屬等被分揀出去,成為工業原料,剩下的無用之物或被焚燒、或被掩埋、或堆積成山,對大氣、土壤、地下水等造成危害,也威脅著居民的健康。2013年,江蘇蘇州的海關人員在查驗一批偽報為“廢舊報紙和廢舊瓦楞紙”的進口貨物時,就發現其中含有大量毛發、輸液管、藥瓶及廢舊塑料袋等城市垃圾,一些參加查驗的海關人員甚至出現了呼吸道感染、表皮感染等癥狀。

          如今,中國將“洋垃圾”拒之門外,是治理環境的一記重拳,也是國內產業升級轉型的結果。2018年1月1日起禁止入境24種固體廢物,包括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等,國內產業升級使得工業生產對這些廢物原料的依賴減輕:伴隨中國人力成本的提高,勞動密集型的塑料玩具、橡膠等產業開始向人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轉移;而環保政策使高耗能、高污染的資源性產業如金屬冶煉的發展受到抑制;因電子媒體和電子書的興起,紙的需求在減少。

          中國“洋垃圾”禁令的發出,正在迫使歐美國家做出改變。1月23日,歐盟宣布首個處理塑料垃圾的計劃,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目標是到2030年,歐盟地區使用的所有塑料包裝必須能夠回收利用。英國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也在1月表示,英國將在25年內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澳大利亞環境和能源部長表示,中國的禁令為發展澳洲循環經濟提供了機遇。

          可見,中國的“洋垃圾”禁令不僅改善中國環境,也使曾經的垃圾出口國正視垃圾處理問題,長遠來看,必將推動全球生態環境的改善。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外汇| 株洲县| 邢台县| 昌都县| 宁津县| 正安县| 托里县| 涞源县| 朝阳县| 安溪县| 浏阳市| 长寿区| 潼关县| 大洼县| 沁水县| 家居| 定安县| 临武县| 灵宝市| 厦门市| 南开区| 阳城县| 纳雍县| 海林市| 崇礼县| 原阳县| 襄垣县| 全州县| 巩留县| 栖霞市| 吴堡县| 鞍山市| 临颍县| 和政县| 武安市| 武强县| 九江县| 汤原县| 安阳市|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