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董事長股份被凍結 小供應商恐慌情緒擴散
16日有媒體報道稱金立集團董事長、總裁劉立榮所持41.4%公司股權被法院凍結。信息顯示,此次凍結由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執保,凍結時間為2018年1月10日到2020年1月9日,凍結劉立榮持有金立公司41.4%股權,凍結期2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1/374569.htm針對上述事件的進展,金立方面回復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于目前該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公司不便進一步回應。我司將積極配合司法工作,盡快解決此事。”
據悉,股權凍結是指人民法院通過限制股權所有者提取或轉移自己股權的一種強制措施。這種措施當中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股權的收益的不當流失,給上市公司 內部的利益造成的損失。在這種股權凍結的過程中,并沒有否定股權持有者的股東身份。股票持有者同樣享受股票的收益權以及其他的各項權益。
事實上,關于金立資金鏈緊張的傳聞從去年年中開始就逐漸在業內蔓延。去年底,手機供應鏈龍頭廠商歐非科技開盤后出現放量大跌,隨后作為該公司的下游客戶,金立高管在澳門賭錢一夜輸了幾個億的消息在坊間流傳,對此金立立即發布了嚴正聲明,稱信息不實,是造謠。劉立榮在朋友圈立即曬出和供應商、銀行人士的合影以辟謠。而在事件發酵前,劉立榮的上一條朋友圈更新還停留在2014年。

此外,根據記者的了解,受到“樂視”事件影響,從去年年底開始,已有不少中小供應鏈廠商在2018年1月上旬開始到金立總部“上門要債”,部分廠商稱欠款期限已經達到半年以上。
而歐菲科技方面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因金立拖欠款項,已向法院申請了保全,凍結部分資產,目前還在有效期。但對方強調,此次金立“凍結股權”起因和歐菲科技關系不大,后續進展將經過內部溝通對外公布。
而對于金立的現狀,前金立總裁盧偉冰表示無法評論,此前他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已于2017年7月正式退出金立,而在2015年5月退出了金立內銷,主要管理海外市場。
事實上,從全行業來看,無論是金立還是手機供應鏈廠商都將在今年迎來更為猛烈的洗牌期。
一方面,隨著的競爭程度的加深,市場集中化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智能手機的天花板效應愈發明顯,市場增長明顯下滑。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布《2017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去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261.2萬部,同比下降32.5%;上市新機型90款,同比下降28.6%。1-1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91億部,上市新機型1054款,同比分別下降12.3%和27.1%。
報告提到,12月份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3560.2 萬部,同比下降36.4%,占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83.5%;上市新機型83款,同比下降31.4%,占同期國內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92.2%。1-12 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4.36 億部,同比下降12.4%,占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88.8%;上市新機型985 款,同比下降28.7%,占同期國內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93.5%。
“不少廠商渠道壓貨太多,導致資金鏈斷裂,已經形成惡性循環?!币幻布﨩DM上市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今年對于很多手機廠商來說都是艱苦的一年,資金鏈缺口可以補齊的話,挺過去就過去了,反之將會逐漸被其他廠商擠壓,徹底離開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