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推動制造領域智能化改造
12月26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印發,旨在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高智能機器人產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2/373626.htm

實施方案明確主要任務及預期目標,包括提升關鍵共性技術集成創新能力,整合行業協會、產業鏈骨干企業、相關科研院所的資源和優勢,重點開發具有基礎性、關聯性、系統性、開放性的關鍵共性技術,組建上下游緊密協作、利益共享的機器人集成創新平臺,破除制約行業高端化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
推動典型制造領域生產過程智能化改造,提高搬運機器人、焊接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噴涂機器人、潔凈機器人等整機系列化產品開發能力,繼續深化在新能源、汽車、電子、輕工、紡織、醫藥、冶金、建材、民爆、危險化學品等行業示范應用,優先支持對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安全事故多的生產制造環節實施數字化改造,改善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加快智能服務機器人推廣應用,聚焦市場潛力大、產業基礎好、外溢效應明顯的智能服務機器人領域持續發力,以模塊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重點發展方向,提升特種服務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個人服務機器人產品質量和綜合競爭力,加快產品推廣應用。
研究布局新一代智能機器人,密切跟蹤全球智能機器人行業最新發展動態,順應個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產的發展趨勢,提高機器人安全性、易用性和環境適應性,研究布局全自主編程工業機器人、人機協作機器人、雙臂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機器人,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加強檢驗檢測認證能力建設,步提升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以下簡稱“國評中心”)檢測業務的專業化水平,著力開展機器人基礎標準、相關產品標準、檢測評定方法標準的研究和制修訂工作,重點針對機器人人工智能、人機交互等方面的檢測開展基礎性研究工作和實踐操作,填補相關領域空白。進一步提升中國機器人認證的認知度和公信力,以國評中心和機器人檢測認證聯盟為依托,有針對性地研發認證項目、制定認證方案,并積極開展相關國際交流,不斷提升自主化、專業化的認證技術水平,建立我國機器人質量評定依據,健全機器人質量認證體系。通過引導征信機構采信有關檢測認證信息,實現社會共治和部門協同監管,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