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發展日趨成熟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發展日趨成熟

        作者: 時間:2017-12-25 來源:山西新聞網 收藏

          上周二,Synaptics發布Clear ID FS9500識別芯片方案。FS9500直接封裝在AMOLED顯示屏模組中,使用和標準OLED相同的光學材料和工藝,最終厚度可以做到1.5mm以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2/373540.htm

          指紋識別技術是目前價格便宜且成熟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廣泛應用在門禁、考勤、手機、銀行支付等領域。

          從技術原理上看,光學、電容、熱敏和超聲波是四種常見的指紋識別方式。在手機等電子設備上,體積輕巧、成本低廉的電容式模組是大多數消費電子廠商的首選。安放在Home鍵或機身背部下方的電容傳感器能夠采集手指表面豐富的紋路數據,并加密保存在一個獨立的安全區內。今天的電容式指紋傳感器“識別+解鎖”的速度已經非常理想,從貼上手指到進入主屏只需要零點幾秒,日常使用幾乎感覺不到等待的時間。

          在安全性上,不少電容指紋模組已經集成了活體檢測功能,可以通過熱敏傳感器感知手指表面的溫度變化,造假很難通過識別。

          不過,電容傳感器也有缺點。因為屏幕模組本身的厚度導致傳感器收集不到足夠多有用的信號,它沒辦法隔著手機屏幕識別按在屏幕上的指紋。

          識別的好處是不需要外部開槽或者其他工藝來幫助其實現解鎖,省去了原來home鍵的空間預留,能夠保證整塊屏幕的完整性,并大幅提升屏占比。隨著全面屏的普及,識別將成為趨勢。

          在競爭激烈甚至慘烈的手機行業,率先推出成熟的全面屏產品,對于自身技術實力和產品的差異化都是一種佐證——誰能率先掌握突破性技術,誰就能在同質化嚴重的手機市場脫穎而出,占據市場有利地位。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是將指紋模塊安裝在屏幕下方,透過玻璃進行識別解鎖,因此需要用到穿透技術,主要包括兩種方案,利用OLED實現光學指紋識別、利用超聲波。

          目前的屏下指紋識別還有如下問題需要解決:

          1.功耗高。足夠的穿透性能需要更高的功耗。無論是超聲波穿透方案,還是光學穿透方案,都需要較高的功耗;

          2.體積大。由于功耗要求高,因此相應的會影響模組體積,對指紋模組的集成是一大考驗;

          3.識別準確率和速度還需提高。由于是屏下指紋識別,透過玻璃成像,會影響成像效果,穿透材料的性能也會有所影響,影響了識別準確率,速度還不能和傳統接觸式指紋識別相比。



        關鍵詞: 屏下指紋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光山县| 龙泉市| 咸宁市| 桦南县| 绥阳县| 安溪县| 安顺市| 大厂| 滨海县| 宜章县| 兴安县| 邻水| 达日县| 嵩明县| 绍兴县| 宁晋县| 泾源县| 泽库县| 茂名市| 茌平县| 鸡泽县| 墨江| 英德市| 定兴县| 丹寨县| 乌海市| 金平| 兴国县| 隆昌县| 宜兴市| 梁河县| 宁夏| 慈利县| 云林县| 商都县| 通榆县| 安福县| 滨州市| 余干县|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