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江湖地位尚難動搖,API助APP開發者乘風破浪
在這樣一個前物聯網時代,各種智能設備已經逐漸浮現,隨之而來的是移動端設備飛速成長。移動端的數據量已經到達70%以上,而我們每天也會花費數個小時通過手機來獲取外界信息。這就涉及到各種手機客戶端、APP,那么站在開發者角度,我們又該怎樣解讀當下市場APP開發面臨的諸多問題呢?APICloud聯合創始人兼CTO鄒達在2017物聯網開發者大會上接受了《電子產品世界》編輯專訪,就這些困擾諸多開發者的問題給出了精彩的分析和解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2/373093.htm微信小程序并不能取代APP
微信小程序作為移動端的新生代小鮮肉,當微信小程序剛出現的那一刻,很多人應該和小編有過同樣的質疑:APP是否會因此而走向沒落呢?就現在看來,并沒有!究其根本原因還在于兩者在作用和價值上有著本質的不同。
如果一個企業在做移動端產品方面有相應的投入,其完全可以同時做三款產品——H5、微信和APP。但是這三款不同的終端產品的作用和價值是不同的。
H5作用是引流和宣傳。H5雖然實現起來簡單,但是其功能有限,體驗不好,其主要起到引流和宣傳的作用。我們每天會花費幾個小時到手機上,很少打開H5網頁瀏覽器瀏覽網頁,而H5網站意義是引流和宣傳的作用,使用戶雖然不知道產品具體功用,但是至少聽說過,有印象。
微信的作用是導流、宣傳和通知的作用。企業在微信中實現的主要是宣傳和咨詢,核心產品都還是在APP中,微信公眾號的目的是導流作用,通過微信公眾號可以知道去哪個APP中完成更多產品購買或查找。例如騰訊新聞,當閱讀到一半的時候會提示你下載騰訊APP閱讀更多新聞;在航空公司訂完票,會在該公司APP中通知訂票的相關信息。
APP則代表所有的經營和業務。隨著移動端流量占比越來越大,企業做移動端的最終目的是將整個企業的經營核業務放到移動端,因而APP是必須要做的,也是無可取代的。
API開發APP的優勢
當下APP開發動輒數千行代碼,還有安卓、IOS兩套操作系統,這給開發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這時就不得不提到API了。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是一些預先定義的函數,目的是提供應用程序與開發人員基于某軟件或硬件得以訪問一組例程的能力,而又無需訪問源碼,或理解內部工作機制的細節。API一個很強悍的功能是復用功能,例如做一個智能家居的應用,智能家居應用里面有一些最常用的API,例如,圖標、圖表等功能模塊都可以復用,而不用再從零開始敲代碼,這就極大地簡化了開發人員的難度和工作量。
移動端與云端的任務分工
APICloud是一個移動應用開發平臺,鄒達先生介紹稱,“我們覺得所有的功能、服務和數據都應該以API的形式提供出來,而由于APP代表著業務,在現階段,這些功能、數據和服務更應該以APP的方式去落地?!币蚨珹PICloud的API分為兩種——端API和云API。端API是用來實現APP中的各種功能,例如UI界面、二維碼掃描、藍牙連接等。云API用來實現應用運行過程中一些服務,例如:分析、版本管理、推送等。
現在端API中很多核心功能也是放在云端的。隨著物聯網時代的興起,萬物互聯,現在的移動終端中手機的性能還是很好的,而很多其他智能設備,例如冰箱、空調等,其處理能力并不需要那么強,UI界面也不需要很炫酷,其更多的需要是展示功能。而對硬件設備的控制和通信,這些功能還是要通過云端的API實現。
而就移動端與云端的任務分工,鄒達先生稱,“我們認為所有的功能和界面在移動端完成,數據和服務是放在云端完成的?!?/p>
一套代碼,兩個版本
APICloud核心團隊曾經都是做瀏覽器的,而瀏覽器有一個特點是:不論是在安卓系統,還是蘋果系統中,其在訪問同一個頁面的時候,實際上訪問的網頁是相同的,隨后通過瀏覽器來解析。APICloud的引擎是在瀏覽器引擎的基礎上做了很多擴展,所以用APICloud平臺開發APP只需要寫一份H5代碼,就可以實現同時支持安卓和IOS兩個系統版本。
談到為何要做這樣一個APP開發平臺時,鄒達先生表示,一個新的工具出現就是希望可以解決老的問題,而我們這個平臺想要解決的老的問題就是跨平臺開發的問題,這就是我們做這個平臺最原始的初衷?,F在我們這個平臺有了這個基礎之后,更多地強調API,API更多地是把一些生態中的功能實現復用,這些API可以是我們開發的,也可以是其他廠商或個人開發者開發的。開發者不僅可以跨平臺,還可以復用很多的API快速進行開發。
建立APP開發者生態的基本要素
在當下物聯網時代,由于同一件產品,參與廠商眾多,因而,生態問題成了各類產品及產業鏈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果想要做好一個生態,就需要具備四個基本條件:
1)在整個生態中有明確分工。例如在APICloud平臺中,有開發應用的廠商、有提供API的廠商,有第三方服務廠商,有個人開發者,當然也有需求方。只有先確保分工是非常清楚的,才能確定究竟需要幾方加入這樣的生態;
2)需要構建自己的生態產品。有分工明確的生態,然后要將其細分,例如其中包含10個不同的角色,那么這10個不同的角色如何才能勁往一處使,這就需要有一個生態產品,在一個共同的生態產品上一起做事;
3)要能實現共贏。只有能夠實現共贏,才能讓大家一起繼續在生態中持續成長和不斷發展;
4)需要有互聯網基因。目標不是小的利益和眼前的問題,而是愿意去把生態做起來。
APICloud是一個比較注重生態的平臺,其用戶大部分也是開發者,所做的也是生態產品。鄒達先生介紹稱,在APICloud平臺上我們有應用的開發人員,有提供API的服務廠商(例如高德地圖、科大訊飛會將API按照標準版提供給我們),也有APP需求方,各方相互合作,才能得到打造更好的生態,實現持續成長和發展。
四步避免APP開發漏洞
開發者在開發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漏洞,會有被其他開發者趁機注入惡意代碼/功能的風險,這時就需要一個完整的開發系統保證它的安全機制。
APICloud作為一個開發平臺,通過四個方面保證其APP的安全性:
1)代碼的安全。APICloud支持對HTML,CSS,JS代碼進行全包加密,經過加密后的代碼,使用任何代碼編輯工具都無法正常識別,顯示為不可閱讀的亂碼,可以有效保護源碼的安全;
2)數據傳輸的安全。很多運行過程中的數據,例如醫療數據、用戶個人信息數據等必須要保密。如手環,收集到數據后會傳輸到云端,這就涉及到雙方通信的安全,APICloud通過HTTPS傳輸加密或自定義加密算法來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
3)本地存儲的安全。一個應用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數據需要存儲在本地數據庫,APICloud通過支持對本地數據庫數據加密存儲的方式保障本地存儲的安全;
4)權限的安全。支持控制應用允許訪問設備中的API范圍,比如:只允許本地代碼訪問,或者允許某個域,多個域的訪問,只允許應用訪問某一個服務器等。
開發者開發門檻低
開發者只要有標準的外部開發(包括HTML、CSS、JS等)能力就可以運用APICloud進行APP開發。APICloud平臺是在JS的基礎上擴展了600多個模塊,1萬多個API,這1萬多個API都是之前標準H5所沒有的,同時又是現在開發APP一定會用到的功能。例如藍牙連接、WiFi通訊接口、地圖導航等功能,這些功能使用和標準API的使用是一樣的。因而,一個開發者只要具備基本的外部開發技能,了解基本的HTML、CSS、JS語法就能夠輕易上手。
國內企業更青睞定制化服務
中國人喜歡定制,國內企業也是如此,因而有“中國式定制”一詞。APICloud在2016年就發布了一款“模板store”的產品,這款產品主要是針對有很多開發人員或創業公司因為運營不當做不下去了,但是整個系統做得很好,包括APP、管理后臺及服務器,產品所有者可以將其放到APICloud 的“模板store”中,成為一個模板,用戶可以以租的方式來用。例如你需要一個外賣平臺,可以從“模板store”99塊錢買一個模板,買完之后可以試用,生成APP、管理后臺等,如果體驗良好,一年交1~2萬元的租金,將數據錄入,就可以長期租用。而其實到目前為止,我們也只賣出20多套,而做私人定制,我們一個月可以做30多個定制項目。由此可見,國內的企業更喜歡定制產品。
APICloud平臺中所有的API和模塊都與業務無關,是純功能性的。例如,你想做一個裝修,我們提供的只是地板、瓷磚和家居,用戶自己組裝。鄒達先生表示,以我們四年的經驗來看,中國企業對定制化要求很高,我們通過功能復用,降低開發成本,提升開發效率,但是最終還是要用戶自己定制。
智能設備的APP統一任重道遠
小米、華為都有自己的APP,而用戶需要卻是一個統一的平臺,這也是當下智能設備應用普及的一大阻礙。
所有這些物聯網應用設備最核心的功能主要包括兩塊:通信功能和控制功能。通訊方面,像小米、華為,他們所有的智能設備與其云端是長鏈接的,會不停的將數據報給各自的云端。這就導致本身的通訊接口及接口規范的不同;控制方面,控制一個硬件設備啟動,是給其碼值,例如“01”代表開機,“10”代表關機,不同的廠商這些碼值也不同。
因而,現在還無法做到平臺統一,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也很難實現統一。
云端接口及API不同,終端控制指令不同,這是現在要實現平臺統一面臨的問題。而如果要做這件事情,通過API的方式來實現反而是合理的,因為API可以實現多功能復用,簡化開發;同時還可以實現轉換,例如小米和華為的API不同,可以通過API做一個中間層實現轉換。
小結
隨著物聯網時代不斷發展,智能化、云存儲的不斷深入,開發者如何開發出一款更適合企業應用,用戶體驗更好的APP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正如鄒總所分析,APP代表企業移動端所有的經營和業務。而利用API開發你的APP顯然省時省力,也更能滿足時代所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