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技術流剖析-之AR眼鏡

        技術流剖析-之AR眼鏡

        作者: 時間:2017-10-24 來源:網絡 收藏

          自簡要闡述vr的一點想法后(沒看過且感興趣的同學和翻看筆者前一篇文章《妄談VR之問題與建議》),筆者一直想把近近幾年在方面的學習、思考寫成文字與各位看官分享,但又一直找不到好的切入點,思考良久覺得還是走技術流路線比較合適,于是將相對成熟的產品的資料梳理了一下,一一進行剖析,望能拋磚引玉。本篇選擇的是國內的一款眼鏡產品,廠商就不說了,下面開始進入正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68024.htm

          HiAR Glasses

          一、 硬件

          1、cpu:

          由于官方僅公布了cpu采供四核結構,gpu為mali雙核結構,筆者估計應該選用的聯發科的MTK6732 ,【參數為:4核A53 CPU, L2 Cache為512k,整合gpu為ARM MALI-T760 MP2 圖形處理器運行頻率為500MHz】綜合性能上應該跟高通的驍龍600差不多,假如猜測成立,HiAR Glasses運算能力是稍弱的,AR顯示方面的運算姑且夠用,基考慮到設備還需通過深度傳感器來實現交互功能,這款cpu所提供的運算能力就顯得有些單薄了。(當然筆者也不排除采用類似微軟那樣的協處理的方式【雖然這個可能性極小】降低整個平臺對CPU的負擔。)

          2、顯示模組:

          官方一樣沒有公布具體型號,僅公布了分辨率指標為1024*768(讀者請自動忽視下方廣告語),從sony公布的信息看其選用的型號應該是ECX331A(由于該型號發布較早,不排除廠商專門定制了改進型),在這里筆者關注的是亮度指標,通過X度大發筆者了解到這個模塊的亮度大約為200cd/m?2;,GALAXY S6 edge的屏幕亮度約為550cd/m?2;,基于這個基礎筆者認為該型號顯示模塊用于AR的亮度有些低,為提升虛擬畫面的顯示效果,只能通過采取增加濾光鏡片以阻擋更多的外界光線射入的方式來提高效果。

          3、光學部件:

          從宣傳圖上看光學結構一體成型,筆者估計看應該采取的是全反射或折射原理來實現近視距成像,這種結構對顯示模塊產生的光利用率較高(較谷歌眼鏡的半反射方式而言),但棱鏡顯示方案都無法回避以下兩個問題,即:棱鏡對顯示的虛擬畫面產生的色散問題,及真實畫面因折射造成的畫面變形問題。筆者沒試戴過不知道廠商優化的效果怎么,這里不做評價。對于另一個指標FOV,廠商號稱能到到GoogleGlass的三倍,也就是說大約能實現36度左右的視角,這指標與HoloLens提供視角差別不大,根據網上公開的數據看大致效果如下圖,用來玩游戲肯定是不行的了。

          4、輸入部分:

          從宣稱片公布的資料了解到廠商采取了4套方案:

          1、外置觸控板;

          2、9軸陀螺儀傳感器;

          3、深度攝像頭;

          4、視覺AR技術。

          首先廠商在外置設備上配備了“疑似觸控板”裝置,筆者揣測該設備在系統層面采取的是2d模式,AR主要是應用的方式運行,所以廠商按照安卓系統操作習慣提供觸控板的輸入設備;9軸陀螺儀應該是用于頭部姿態的實時定位,作為AR姿態追蹤的補償方案(AR姿態追蹤筆者將在軟件部分詳細闡述);深度攝像頭、核心AR視覺技術在廠商的宣傳片中是以硬件方式介紹的,筆者理解應當是一套軟硬件結合的解決方案,但遺憾的是廠商未提供任何技術細節,筆者揣測這應該是廠商的技術升級接口,目前應該還不成熟(估計廠商自己也不清楚)從以下新聞圖片不難看出還是依靠觸控板來操作設備。

          5、外濾光鏡

          對于雙曲面漫反射鏡片,筆者深思很久也無法理解怎么個雙曲面?還有是針對什么漫反射?姑且認為是廠商基于宣稱需要的修飾廣告詞吧,在筆者看來這個鏡片的作用就是降低外界光線穿透率,減小顯示組件環境間亮度差異,以達到提高視覺體驗的目的。

          5、鏡腿

          工業設計方面各有所愛,各位看官各自發揮吧!筆者這里疑惑的是:這種一股腦的把全部元器件件都集中在鏡框上,整個眼鏡的平衡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廠商在空間利用上過于集中,鏡腿的空間基本沒有利用。另外作為原型機型談論工藝什么的、科技與藝術是不是有些著急?

          二、 軟件:

          1、 系統:

          基于Android ,從保留觸控板的設計來看廠商對單獨開發3d交互界面的可能不大,筆者在上文也闡述了該設備在系統層面的操作還是基于觸控板方式的2d模式,筆者曾經嘗試過將手機連接頭戴顯示器,即便打開安卓的觸控點顯示功能,操作也很怪異。

          2、 sdk:

          官網提供的資料供提供4種版本的sdk,目前僅unity推出申請試用,其他均未上線,【這里筆者一直感到困惑:ios版sdk怎么使用?畢竟產品的系統是基于安卓(難道后期會出基于IOS的眼鏡?)】,言歸正傳,從官網公開的幾段開發視頻看,目前能實現類似Qualcomm Vuforia的功能,即通過特征圖片的識別來實現增強現實的功能,嚴格的說該SDK能提供的功能還僅僅局限于噱頭的層面【詳見下圖】。

          總結

          產品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成熟度不高,很難將其列入原型機,宣稱中提到的功能大多停留在講故事的層面,有過渡宣稱的嫌疑,筆者揣測該團隊的工作重心還是融資,最后筆者給開發者的建議是:初代產品(假如有的話)不建議入手,但可繼續關注。



        關鍵詞: AR 虛擬現實 可穿戴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温| 晋江市| 开江县| 鄂尔多斯市| 上蔡县| 鹿泉市| 锡林浩特市| 安国市| 新田县| 灵丘县| 珠海市| 长顺县| 青冈县| 湖南省| 凌云县| 镇巴县| 景泰县| 朝阳市| 临朐县| 原平市| 吉隆县| 马山县| 鄢陵县| 武强县| 渝中区| 高青县| 体育| 监利县| 历史| 天等县| 太仆寺旗| 林芝县| 江山市| 美姑县| 乌拉特中旗| 江孜县| 天津市| 舒兰市| 宜昌市| 原阳县|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