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那些來自傳感器的數據都是如何上傳至云端的?

        那些來自傳感器的數據都是如何上傳至云端的?

        作者: 時間:2017-10-20 來源:網絡 收藏

          過去25年來,無線標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傳遞信息的方式也變的更加多樣,,相機和麥克風都可以將大量的數據同步到云端,在需要時又可以隨時取用。正因如此,人們才不厭其煩的討論可能帶來的好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66700.htm

          在時代,困擾應用開發者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在功率,覆蓋范圍,傳輸速率和成本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

          如果你在中西部地區的大型農場監控土壤數據,那么實時視頻監控對你來說就沒什么意義,你需要的是遠程無線連接。如果你要為犯罪高發區域安裝監控,那么高帶寬才是王道。

          在第二個例子中,你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來完成視頻數據傳輸,你可以在攝像頭上安裝大功率發射機,然后直接通過移動基站獲取視頻信息,也可以通過電線桿上的少量Wi-Fi路由器將視頻數據通過超高帶寬鏈接直接發射給基站。

          在空曠無人的森林中,火警和煙霧報警器又是如何工作的呢?這里可沒有移動基站,更別說網線了。嘿嘿,這時就是低于1GHz的網狀網絡的天下了,它可以以極小的電力消耗完成大范圍的信號覆蓋。

          的發展潛力很大,隨著各路投資者的加入,我們會見到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不過最后能活下來的還是那些更有用也更具性價比的產品。

          全天候和全方位的連接

          通過無線連接,我們可以在多臺設備上訪問云空間,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實話說,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這真的是小菜一碟,可選的連接方式多了去了。下文中我就給大家列舉了幾種將數據同步到云端的方式,想要對其中原理一探究竟的讀者們,快跟我來吧。

          通過網線連接

          

          這是最簡單的方式,它誕生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也是所有無線連接方式的鼻祖。中會搭載一枚微處理器,負責處理搜集到的數據,隨后再通過有線網絡將數據上傳。另外,該處理器還可以修改或更新傳感器的某些功能。不過這種方式的限制性較大,因為不可能每個地方都有網線。

          通過手機網絡連接

          

          手機網絡緊隨有線網絡誕生,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有了初步的發展。該網絡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第一種得到廣泛使用的無線網絡。不過它的槽點也不少,首先,想要連接移動基站,傳感器還是要通過網線連接手機或者在手機中植入專門的基帶(成本很高);其次,上行無線發射機需要很大的功率支持;最后,流量費會讓人很肉疼。

          通過遠程無線網絡連接

          

          早在1947年,監管部門就開放了許多免許可的無線頻段,不過在當時那個年代這玩意根本無人問津,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手機出現,人們才真正意識到它們的價值。2003年,902-928 MHz和2400-2483 MHz兩個頻段又成了新寵,供最新的IEEE 802.15.4無線標準使用。

          上文提到過的網狀網絡也使用這些頻段,該網絡由許多小型低功耗的無線設備組成,這些無線設備彼此高度相連,可將來自邊緣區域的傳感器數據匯集到一個集合點,而這些集合點都與云端相連。這樣就保證了無線網絡的覆蓋范圍。

          通過無線路由器連接

          

          我們熟知的802.11 Wi-Fi標準誕生于1997年,該標準使用2400-2483 MHz和5130-5835 MHz頻段。這兩個頻段對普通人的無線生活影響至深,在家里,公司或公共場所,這類路由器都隨處可見。

          另外,還有一部分路由器較為專業,它們主要應用于工業和基礎設施領域。只要插上網線,路由器就能連接到云端,事實上,在生活中無線路由器是人們享受云服務最主要的通道。

          隨著智能手機上Wi-Fi功能的出現,能直連路由器的傳感器也誕生了。這就意味著只要在路由器信號覆蓋范圍之內,傳感器就可以隨時連接互聯網,省去了連接移動基站的復雜過程。

          通過手機連接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時候傳感器并不需要連接無線路由器,手機就能搞定一切。這樣,用戶還能直接與傳感器互動,獲取他們所需的信息。另外,許多應用場景下并不需要遠渡重洋傳輸數據,無線耳機就是其中一例。

          這些數據傳輸可由藍牙完成,它與Wi-Fi相同,均工作在2400-2483 MHz頻段。該標準于1998年誕生,2003年它成了802.15.4標準的一部分,不過至今它還在繼續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近日,技術人員們拿出了全新的低功耗藍牙技術(BLE),該技術功耗低,很適合速率較低或占空比較低的簡單傳感器。該技術為小型傳感器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那些原本需要無線網或手機網絡的傳感器(如各類智能手環),現在可以直接與手機互動。

          最近,技術人員還為傳統的Wi-Fi路由器加入了藍牙功能。這樣一來,搭載BLE技術的傳感器就可以直接通過路由器與云端相連,省去了連接手機這個環節。

          上圖的箭頭已經多到讓人頭暈了,看起來復雜的要死,不過這也是個好事,因為隨著各類無線標準的不斷壯大,我們可以用更多的方式來推動物聯網的發展了。

          現狀和未來

          三十年前,手機的誕生開啟了一場無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連接互聯網,搜集或交換自己所需的信息,而從前,網線束縛的我們動彈不得。

          多種無線標準共存并不是一件壞事,不過對選擇困難癥人群來說,找出哪種最適合還是有些困難,因為許多新標準還是在原地踏步,在功能上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突破。

          所以,壞消息就是在選擇無線標準問題上,你會越來越迷茫。而好消息就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消費者能得到價格上的實惠。總而言之,一切都還在進行時,物聯網的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關鍵詞: 傳感器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信丰县| 彭山县| 囊谦县| 海宁市| 万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华安县| 常山县| 无棣县| 博兴县| 上蔡县| 永修县| 舟山市| 皋兰县| 江陵县| 嘉祥县| 舞钢市| 长治县| 丽江市| 宁安市| 红桥区| 高陵县| 连江县| 萨迦县| 临泉县| 乐都县| 莱阳市| 新龙县| 白沙| 新乡市| 遂溪县| 图木舒克市| 马鞍山市| 英德市| 吉水县| 南陵县| 新民市| 多伦县| 桃园县| 弥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