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在FPGA開發中盡量避免全局復位的使用?(1)

        在FPGA開發中盡量避免全局復位的使用?(1)

        作者: 時間:2017-10-13 來源:網絡 收藏

        最近幾天讀了網站上一個很有意思的白皮書(white paper,wp272.pdf),名字叫《Get Smart About Reset:Think Local, Not Global》,在此分享一下心得,包括以前設計中很少注意到的一些細節。
        在數字系統設計中,我們傳統上都認為,應該對所有的觸發器設置一個主復位,這樣將大大方便后續的測試工作。所以,在所有的程序中,我往往都在端口定義中使用同一個reset信號(其實好多時候根本就沒有用到)。所以,當看到文檔中提到,“不建議在FPGA設計中使用全局復位,或者說應該努力避免這種設計方式”時,許多設計人員(包括我)都會覺得非常難以理解,這種設計思想跟我們通常的認識是相沖突的!
        繼續讀下去,不知不覺發現這個白皮書講的還真是在理。接下來把我的個人理解講述一下。
        1.全局復位是不是關鍵時序?
        全局復位信號一般由以下三種途徑獲得:
        1. 第一種,最常見的,就是用一個復位按鈕產生一個復位信號接到FPGA的全局復位管腳上。它的速度顯然是非常慢的(因為是機械結構),而且存在抖動的問題。
        2. 第二種是上電的時候由電源芯片產生的,如TI的TPS76x系列的電源系統一般都可以產生復位信號,供主芯片上電復位使用。
        3. 第三種是由控制芯片產生的復位脈沖,這個是我們設計人員可以方便使用程序控制的。
        在這些情況下,復位信號的變化與FGPA芯片內部信號相比看起來是及其緩慢的,例如,復位按鈕產生的復位信號的周期至少是在毫秒級別的,而我們FPGA內部信號往往是納米或者微秒級別的。復位信號的頻率是如此之低,以至于我們任務它不屬于關鍵時序(not TIming-criTIcal)。即使是對此類信號進行時序約束,約束的周期也是非常長的。全局復位脈沖的周期遠大于時鐘周期,所以傳統意義上假設FPGA芯片中所有的觸發器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復位。
        然而,隨著FPGA性能和工作頻率的快速提高,這種假設開始不再成立。此時,全局復位信號的產生開始成為時序關鍵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65661.htm


        關鍵詞: Xilinx 賽靈思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临邑县| 垫江县| 嫩江县| 宿迁市| 尼玛县| 临沭县| 洱源县| 河南省| 德令哈市| 宁津县| 广东省| 炎陵县| 巩义市| 利津县| 无锡市| 龙南县| 梁山县| 含山县| 黄石市| 兴和县| 阜南县| 昌吉市| 鲁甸县| 菏泽市| 红桥区| 泾源县| 桃江县| 赤峰市| 雷山县| 德州市| 鹤庆县| 阳高县| 鱼台县| 本溪| 土默特右旗| 龙陵县| 托里县| 平泉县| 盘锦市| 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