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升揭秘京東方崛起之路
——宣稱已進入“無人區”,卻“最擔心”被顛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65169.htm——被稱為“寡人”,他坦承:“確實我的內心很孤獨”;
——跨界創新,竟想“為中國人健康壽命提升15年做貢獻”;
——隱藏在巨人背后,國際專利在內地企業中僅次于華為;
——“開放兩端,芯屏器和”,愿意把技術和應用端全面開放,與全球特別是國內伙伴開放合作……
2017年上半年,北京京東方在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出貨量上均位列全球第一……
從上世紀90年代末帶領企業一頭扎進資金投入高、回報周期長、技術難度大的液晶顯示產業,到今天打造物聯網時代“智慧端口(Intelligent Interface)”的多元化跨界轉型,王東升始終像一位孤獨的探索者,思索著產業與時代變革的過去和未來,引領京東方從24年前一家改制求生的國營老廠,成長為今天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巨頭,完成了從“悲劇”到“神話”的飛升……
這,究竟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它是怎樣走出一條供給側改革之路的?
這,是一個怎樣的企業掌門人?為什么有人說王東升是“寡人”?他手上為什么會有一道疤?
帶著一系列問題,記者和京東方科技集團董事長王東升面對面,傾聽他講述京東方崛起之秘,展望未來圖景。

京東方科技集團董事長 王東升
“創新企業發展的好時候來了”
記者: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對你們以多項自主創新形成比較明顯的技術優勢和品牌效應給予充分肯定,提出“創新作為企業發展和市場制勝的關鍵,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后來又稱你們為“供給側改革的成功案例”,您怎么看總書記的認可?
王東升:那天總書記到我們重慶公司視察,現在回想起來我還非常激動!總書記的鼓勵和認可,既是對我們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的肯定,更是對我們進一步趕超世界的鞭策。創新引領發展,是根植于京東方企業文化中的基因,我們要做就要做最好,要在全球競爭中獲勝,成為受人尊敬的偉大企業。我們會為此堅持不懈地奮斗。總書記的鼓勵不僅是對我們,也是對所有中國企業同仁堅持自主創新的期許。創新企業發展的好時候來了!
“真正好的產品是不可能賣不出去的”
記者:您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
王東升:通過技術、產品和應用創新,提供更高層次新供給,拓展更高層次新需求,這是我理解的供給側改革。我們多年來堅持一個觀點:沒有疲軟的市場,只有疲軟的產品。市場疲軟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你提供的產品是“疲軟的”、缺乏競爭力的,真正好的產品是不可能賣不出去的。

京東方車間
供給側改革:促進中國產業界在全球更好趕超
記者:您認為供給側改革將給中國產業發展帶來怎樣的變化?
王東升:京東方在半導體顯示領域已形成了全球領先的基礎,并且通過跨界創新,我們在若干物聯網細分市場和健康醫療領域也有了相當的技術積累,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國家新理念、新政策的深化落實,我們在全球的競爭優勢將發揮出來。我國有市場需求和工程技術人才的規模優勢,眾多產品內需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一。同時,我們擁有大量工程技術人才。
京東方每年從大學招收工程技術類畢業生約5千人,大部分是碩博士,這在其他國家很難做到。還有,國家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越來越具有針對性和引領性,這種產業規劃和政策的供給,也是我國特有優勢。比如說,“中國制造2025”,這里面有很多有內涵的東西,可以創造出很多新需求。總之,供給側改革將促進中國產業界運用自身優勢在全球競爭中更好實現趕超。

工作人員介紹一款可彎曲折疊的顯示屏
第三次工業革命:“人類智力的延伸”
記者:您如何理解過去的三次工業革命?
王東升:第一次工業革命,觸發點是蒸汽機,極大提高了人類生產規模和效率,一些新交通工具應運而生,人與人交往就多了,人對自身認知也隨之提升,醫學進步了,壽命也得到延長。第二次工業革命,觸發點是電力,電力的應用大大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帶動了電話、電報、電訊產業,人類認知水平、健康狀況普遍提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觸發點是計算機,把我們帶到了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交流溝通,獲取和分享各種信息。如果說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是人類體力的延伸,那么第三次工業革命則是人類智力的延伸。

工作人員在京東方展廳內介紹“防窺顯示”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