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市場遙遙領先 索尼稱“感到很不舒服”
在價格較高的高端虛擬現實頭盔市場,索尼、HTC、Oculus展開激烈競爭,數據統計顯示,索尼正在成為這一領域的遙遙領先者,和對手的差距越拉越大,但索尼高管日前表示,這不是索尼所期待看到的一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9/364797.htm近日在接受英國路透社采訪時,“索尼互動娛樂公司”的負責人豪斯(Andrew House)表示:“對于在VR市場以如此明顯的差距成為市場領導者,我感到很不舒服。”
他表示:“在虛擬現實這樣一個全新的市場中,你實際上希望各種各樣的平臺百花齊放,共同推高浪潮,創造出用戶。”
顯然,這位高管認為索尼的一枝獨秀,反而不利于做大整個虛擬現實市場。
全球虛擬現實硬件市場分為連接外部游戲機或游戲電腦的高端頭盔,以及連接智能手機的移動型頭盔。在前者,索尼的兩大對手是臺灣地區的HTC,以及Facebook旗下的Oculus公司。
最近公布的市場報告顯示,在今年二季度,索尼一共發售了51.94萬臺PS VR,Oculus則銷售了24.96萬臺Rift頭盔,HTC則一共發售了9.45萬臺Vive。
在二季度整體VR硬件市場份額上,索尼占到了24.4%,Oculus占到了11.6%,HTC只有可憐的4.4%。兩個競爭對手Oculus和HTC加起來的市場份額,只有索尼一家的三分之二。顯然,索尼已經獲得了巨大的領先優勢。
在移動型頭盔領域,三星電子的Gear VR占據了主導地位。不過因為硬件配置的限制,移動型頭盔的用戶體驗遠不及高端頭盔。
VR市場今天的市場格局,其實并不出乎外界的預料。目前VR市場最大的發展障礙,仍然是硬件綜合成本,除了將近六七百美元的頭盔和控制器之外,消費者還需要另外購置游戲電腦或者游戲機。
在HTC和Oculus的方案中,消費者購買頭盔和電腦的總成本將近2000美元,超出了距大部分發燒友的預算。但是索尼的頭盔和游戲機,成本不到1000美元,具有明顯的優勢。
除了硬件之外,索尼在游戲機和游戲軟件領域已經耕耘了多年,是全球最優秀游戲廠商之一,索尼能夠把游戲機時代的大量優質優勢移植為VR游戲,而且在聯合第三方開發商,構建游戲內容生態方面,索尼也具備顯著優勢。
Oculus和HTC都是第一次通過虛擬現實頭盔進入了游戲領域,在游戲開發、內容豐富程度上仍然存在差距。
在2016年虛擬現實市場開始啟動之前,就有科技媒體預測索尼將會依托硬件門檻和游戲兩大優勢,成為領軍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