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單片機設計:軟件UART的設計思想

        單片機設計:軟件UART的設計思想

        作者: 時間:2017-09-18 來源:網絡 收藏

          目前擴展串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方法, ①、采用串口擴展芯片實現,如ST16C550、ST16C554、SP2538、MAX3110等,雖然成本較高, 但系統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證,適用于數據量較大、串口需求較多的系統;②、采用分時切換的方法將一個串口擴展與多個串口設備通信,分時復用的方法成本低, 但只適用于數據量不大的場合, 并且只能由這個主動和多個設備通信,實時性差;③、用軟件模擬的方法擴展串口,其優勢也是成本低、實時性好, 但要占用一些CPU時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9/364418.htm

          一般的軟件模擬擴展串口方法,使用1個I/O端口、1個INT外部中斷和定時器,該方法擴展的串口有2個缺點,①、由于使用了INT外部中斷,故只能使用2個INT外部中斷擴展2個串口。②、文中的發送和接收數據的效率比較低,占用了CPU的大量時間,不能與其他任務同時進行,所以使用范圍有限。

          本文提出的模擬串口方法,僅使用2個普通I/O和1個定時器,由于不需要INT的限制,可以擴展出多個串口,且帶FIFO的功能,該方法擴展模擬串口的收發數據在中斷服務中完成,所以非常效率高,一般的都支持定時器中斷,所以所以該方法在大多數上都可以應用。

          對于低速度的單片機(如89S51)可以擴展出低速串口(9600、4800等),對于高速單片機(如AVR、PIC、C8051、STC12)可以擴展高速串口(如19200、28800、38400、57600等)。目前單片機的處理速度越來越高,而價格越來越便宜,本文使用的STC12C1052芯片就具有高速度和低價格,價格僅為每片人民幣3.8元。電子產品的開發設計時,要求在保證性能的情況下降低硬件成本,軟件模擬擴展串口提供了一種降低成本的好方法。

          1、串口通訊原理

          在串口的異步通信中,數據以字節為單位的字節幀進行傳送,發送端和接收端必須按照相同的字節幀格式和波特率進行通信,其中字節幀格式規定了起始位、數據位、寄偶效驗位、停止位。起始位是字節幀的開始,使數據線處于邏輯0狀態,用于向接收端表明開始發送數據幀,起到使發送和接收設備實現同步。停止位是字節幀的終止,使數據線處于邏輯1狀態,用于向接收端表明數據幀發送完畢。波特率采用標準速度,如4800、9600、19200、28800、38400、57600等。

          2、軟件的設計思想

          在本設計對硬件要求方面,僅僅占用單片機的任意2個I/O端口和1個定時器,利用定時器的定時中斷功能實現精確的波特率定時,發送和接收都在定時中斷的控制之下進行。

          數據發送的思想是,當啟動字節發送時,通過TxD先發起始位,然后發數據位和奇偶數效驗位,最后再發停止位,發送過程由發送狀態機控制,每次中斷只發送1個位,經過若干個定時中斷完成1個字節幀的發送。

          數據接收的思想是,當不在字節幀接收過程時,每次定時中斷以3倍的波特率監視RxD的狀態,當其連續3次采樣電平依次為1、0、0時,就認為檢測到了起始位,則開始啟動一次字節幀接收,字節幀接收過程由接收狀態機控制,每次中斷只接收1個位,經過若干個定時中斷完成1個字節幀的接收。

          為了提高串口的性能,在發送和接收上都實現了FIFO功能,提高通信的實時性。FIFO的長度可以進行自由定義,適應用戶的不同需要。

          波特率的計算按照計算公式進行,在設置最高波特率時一定要考慮模擬串口程序代碼的執行時間,該定時時間必須大于模擬串口的程序的規定時間。單片機的執行速度越快,則可以實現更高的串口通訊速度。

          3、軟件設計的實現

          本程序在宏晶科技(深圳)生產的STC12C1052高速單片機上進行運行測試,STC12C1052單片機是單時鐘/機器周期的MCS51內核單片機,與89C2051引腳完全兼容,其工作頻率達35MHz,相當與420MHz的89C2051單片機,每片人民幣3.8元。由于該單片機的高速度,使得軟件擴展串口的方法,更方便實現高速的串口。

          本擴展串口的設計中,STC12C1052使用的晶振頻率為22.1184Mhz,以波特率的3倍計算定時時間,在接收過程中以此定時進行接收起始位的采樣,在發送和接收過程中再3分頻得到標準波特率定時,進行數據發送與接收。

          3.1、數據定義

          定義模擬串口程序所必須的一些資源,如I/O引腳、波特率、數據緩沖區等。

          #define Fosc 22118400 //晶振頻率

          #define Baud 38400 //波特率

          #define BaudT (Fosc/Baud/3/12)

          #define BufLong 16 //FIFO長度

          sbit RxD1=P1^7; //模擬接收RxD

          sbit TxD1=P1^6; //模擬發送TxD

          bit Brxd1,Srxd1;//RxD檢測電平

          BYTE Rbuf1[BufLong];//FIFO接收區

          BYTE Rptr1,Rnum1;

          BYTE Tbuf1[BufLong];//FIFO發送區

          BYTE Tptr1,Tnum1;

          BYTE TimCnt1A,TimCnt1B;

          BYTE Mtbuf1,Mrbuf1,TxdCnt1,RxdCnt1;

          3.2、數據接收子程序

          數據接收過程中,依次存儲RxD的邏輯位形成字節數據,當數據接收完畢且停止位為1時,表示接收到了有效數據,就將結果存儲到接收FIFO隊列中去。

          void Recv()

          {

          if(RxdCnt1>0) //存數據位8個

          {

          Mrbuf1>>=1;

          if(RxD1==1) Mrbuf1=Mrbuf1|0x80;

          }

          RxdCnt1--;

          if(RxdCnt1==0&& RxD1==1) //數據接收完畢

          {

          Rbuf1[Rptr1]=Mrbuf1; //存儲到FIFO隊列

          if(++Rptr1>BufLong-1) Rptr1=0;

          if(++Rnum1>BufLong) Rnum1=BufLong;

          }

          }

          3.3、數據發送子程序

          該程序過程中,當數據發送狀態結束時,檢測發送FIFO隊列是否為空,若非空則取出發送數據,然后啟動發送狀態;當處于發送狀態時,則按照狀態機的狀態進行起始位、數據位和停止位的發送。

          void Send()

          {

          if(TxdCnt1!=0) //字節發送狀態機

          {

          if(TxdCnt1==11) TxD1=0;//發起始位0

          else if(TxdCnt1>2) //發數據位

          { Mtbuf1>>=1; TxD1=CY;}

          else TxD1=1; //發終止位1

          TxdCnt1--;

          }

          else if(Tnum1>0) //檢測FIFO隊列

          {

          Tnum1--;

          Mtbuf1=Tbuf1[Tptr1]; //讀取FIFO數據

          if(++Tptr1>=BufLong) Tptr1=0;

          TxdCnt1=11; //啟動發送狀態機

          }

          }

          3.4、中斷程序

          中斷定時時間為波特率定時的1/3,即以3倍的波特率對RxD進行采樣,實現起始位的判別,當起始位到達時啟動接收過程狀態機。將該定時進行3分頻再調用數據的發送和接收過程,進行準確波特率下的串口通信。

          void Uart() interrupt 1 using 1

          {

          if(RxdCnt1==0 ) //接收起始識別

          {

          if(RxD1==0 && Brxd1==0 && Srxd1==1) { RxdCnt1=8; TimCnt1B=0;}

          }

          Srxd1=Brxd1; Brxd1=RxD1;

          if(++TimCnt1B>=3 && RxdCnt1!=0) { TimCnt1B=0; Recv();}//數據接收

          if(++TimCnt1A>=3) { TimCnt1A=0; Send();} //數據發送

          }

          3.5、串口初始化

          打開定時器的中斷,將定時器的設置為自裝載模式,依照波特率設置定時中斷的定時間隔,啟動定時器,并進行各變量的初始化。

          void IniUart()

          {

          IE="0x82"; TMOD="0x22";

          TH0=-BaudT; TL0=-BaudT; TR0=1;

          Rptr1=0;Rnum1=0;Tptr1=0;Tnum1=0;

          }

          4、結束語

          本文提出的模擬串口設計方法,其獨特之處在于:僅僅使用任意2個普通I/O引腳和1個定時中斷實現了全雙工串口,對硬件的占用較少,具有多可串口擴展能力;在串口接收的起始位判別時采用了連續3次采樣的判別方法,該方法實現簡單、準確率高;用定時中斷實現了串口數據的發送和接收,并實現了FIFO隊列,使串口發送和接收工作效率高。



        關鍵詞: 單片機 UART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福县| 藁城市| 娄底市| 湖口县| 张北县| 新丰县| 瓦房店市| 建昌县| 咸阳市| 汕头市| 南宫市| 中山市| 澄城县| 泰兴市| 乐安县| 古田县| 阿合奇县| 河间市| 资阳市| 延长县| 饶阳县| 河西区| 克什克腾旗| 湖州市| 澄城县| 麻栗坡县| 牟定县| 泸水县| 通城县| 宿迁市| 顺平县| 贺兰县| 鲁山县| 和顺县| 饶平县| 安泽县| 璧山县| 临城县| 广汉市| 广西|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