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世界首個海水量子通信實驗成功

        世界首個海水量子通信實驗成功

        作者: 時間:2017-08-29 來源:中國科技網 收藏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成功進行了首個海水實驗,觀察到了光子極化量子態和量子糾纏可在海水中保持量子特性,在國際上首次通過實驗驗證了水下的可行性,向未來建立水下及空海一體網絡邁出重要一步。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光學快報》雜志上,并被列為編輯推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8/363589.htm

          目前,基于光纖和自由空間大氣信道的量子通信已被證明可行。那么,海洋能否用作量子信道呢?金賢敏對科技日報記者解釋,盡管相比光纖和大氣,海水中懸浮物和鹽度等對光子導致的散射和損耗效應要大得多,但其實,海水也有一個光子傳輸時損耗較低的藍綠窗口,且其能被商用單光子探測器探測到。因此,基于海水的量子通信理論上是可行的。“而且,缺少了海洋,全球化的量子通信網是不完整的。”

          在最新實驗中,他們選擇光子的極化作為信息編碼的載體,并通過模擬證明,在非常大的損耗和散射下,極化編碼的光子只會丟失,而不會發生量子比特翻轉。也就是說,即使經歷了海水巨大的信道損耗,只要有少量單光子存活下來,仍可被用于建立安全密鑰。

          目前的結果顯示,水下量子通信可達數百米,雖然信道較短,但能對水下百米量級的潛艇和傳感網絡節點等進行保密通信,即使是從水下幾米深的地方對衛星和飛行器進行保密通信,也比之前認為海水是“禁區”更進了一步,因此,能在軍事等領域“大顯身手”。

          金賢敏指出,雖然目前只是朝水下量子通信邁出了第一步,離實用化的水下、空海一體量子通信連線和網絡還有一段距離,但“最新研究證明,實現量子通信技術的上天、入地、下海的未來圖景可期”。



        關鍵詞: 量子通信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贡县| 宁城县| 茌平县| 四子王旗| 民丰县| 金门县| 屏南县| 沐川县| 宜川县| 黔西县| 武山县| 洛川县| 锦屏县| 洪江市| 洪泽县| 广灵县| 康马县| 淅川县| 渭源县| 古丈县| 富蕴县| 长丰县| 松桃| 白山市| 光山县| 永昌县| 尚义县| 鄂托克前旗| 乌拉特前旗| 南平市| 南岸区| 洪雅县| 乡城县| 谢通门县| 子洲县| 个旧市| 桐柏县| 泰和县| 瓦房店市| 股票|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