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通用RF器件的鄰道泄漏比ACLR的來源與計算

        通用RF器件的鄰道泄漏比ACLR的來源與計算

        作者: 時間:2017-06-12 來源:網絡 收藏

        /IMD模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53178.htm


        為了了解RF器件的來源可以對寬帶載波頻譜進行模擬,相當于獨立的CW副載波集合。每個副載波都會攜帶一部分總的載波功率。下圖所示就是這樣一個模型,連續RF載波由四個單獨的CW副載波模擬,每個副載波的功率為總載波功率的四分之一。副載波以相同的間隔均勻地分布于整個載波帶寬內。

        圖1中的綠線從左到右分別是副載波1、2、3和4。如果我們只考察左邊的兩個副載波(1和2),可以考慮RF器件中的任意IMD3失真引起的三階IMD分量。三階失真表現為這兩個副載波兩側的低電平副載波,兩個“綠色”副載波左邊的第一個“紅色”失真分量是這兩個副載波的IMD3失真結果。


        來自副載波1和3的IMD3分量在與載波1間距相同的頻率處具有IMD3失真分量。這在載波頻譜的左邊產生第二個“紅色” IM分量。同樣,來自副載波1和4的IMD3生成的失真分量距離載波邊緣更遠。


        注意這里還存在其它的IMD分量。副載波2和4產生的IM3分量直接疊加在副載波1和2產生的IMD分量上。這一累加效應會使距離RF載波邊緣較近的IMD分量的幅值比距離RF載波邊緣較遠的IMD分量高,產生失真頻譜中的“肩”特性。Leffel發表的一篇論文詳細描述了來自多個副載波的IMD分量的這種累加。


        這種方法可以定量地預測單獨的IMD3失真分量的實際電平。通過增加模型中所使用的單獨的副載波的數量可以增加模型的精度。多個寬帶載波的ACLR性能與該模型中的ACLR非常像,模型中每個單獨的寬帶載波占據總的寬帶載波帶寬的一部分。在寬帶載波的相鄰部分,鄰近最后一個載波的單載波的ACLR處于IMD3引起的失真響應的高肩位置。這導致多載波情形的ACLR比單載波系統的ACLR差得多。再次說明,這一結果可以量化后用以精確預測單寬帶載波或多寬帶載波的ACLR性能。這種基本方法只通過OIP3參數來預測RF器件的ACLR性能。


        基本關系


        器件的三階互調分量和三階交調截點之間的關系如下所示:


        IMD3=(3×Pm)-(2×OIP3)


        其中, Pm=雙音測試例子中的每個單音功率,IMD3=三階IM3,以dBm為單位,表示絕對功率,OIP3=三階交調截點,表示絕對功率。


        為了方便,可將該公式重寫為相對IMD3,即與功率電平(P)有關的IM3性能。


        IMD3=2×(Pm-OIP3)


        其中, Pm=雙音測試例子中的每個單音功率,IMD3=三階IM3,以dBc為單位,表示相對功率,OIP3=三階交調截點,表示絕對功率 。


        例1:以總輸出功率(Ptot)為+30dBm,OIP3為+45dBm的功率放大器(PA)為例。這樣一個PA的相對IMD3可利用上述公式推導得出。但是,IM3雙音測試中每個單音的輸出功率比PA的總輸出功率低3dB,即每個單音+27dBm。所以利用這些值來計算該PA的IMD3:


        Ptot=+30dBm (PA的總輸出功率)

        Pm=(+30dBm-3dB)=+27dBm每個單音

        OIP3=+45dBm


        IMD3=2×(27-45)=-36dBc


        ACLR與IMD3的關系


        寬帶載波的ACLR通過一個校正因數與雙音IMD3性能相關。該校正的存在是由于IMD3性能造成了ACLR性能惡化。這種惡化來源于由擴頻載波的頻譜密度組成的各種互調分量的影響。ACLR與IMD3的有效關系如下所示:


        ACLRn=IMD3+Cn


        我們可以將IMD3和ACLRn的上述關系式合并為一個統一的表達式,由RF器件的基本性能參數來推導多個擴頻載波的ACLR。


        ACLRn=(2×[(P-3)-(OIP3)])+(Cn)


        其中, Ptot=所有載波的總輸出功率,以dBm為單位,OIP3=器件的OIP3,以dBm為單位,ACLRn=n 載波的ACLR , 以dBc為單位,Cn=上述表中的值。

        例2:重復上述例子,現假設功率放大器必須產生四個載波,功率均為250mW,總輸出功率為1W。

        P/載波=+24dBm

        Ptot=+30dBm,總功率

        OIP3=+45dBm


        ACLRn=2×((30-3)-(45))+12

        ACLRn=-36dBc+12dB

        ACLRn=-24dBc


        重新整理該公式可推導出要得到期望的ACLR所需的OIP3。重新改寫后的公式如下:


        OIP3=0.5×([2×(P-3)]-[ACLRn]+[Cn])


        其中, P=所有載波的總輸出功率,以dBm為單位,OIP3=器件的OIP3,以dBm為單位,ACLRn=n 載波的ACLR , 以dBc為單位,Cn=上述表中的值。


        例3:重復上述例子,現假設該功率放大器的四載波ACLR期望值是-50dBc。


        P/載波=+24dBm

        Ptot=+30dBm,總功率

        ACLRn=-50dBc


        OIP3=0.5×([2×(30-3)]-[-45]+[12])

        OIP3=+55.5dBm


        結論


        通用RF器件的載波功率電平、OIP3指標和單載波/多載波ACLR性能之間的關系已推導得出。該關系適用于性能受三階失真分量影響的RF器件。包括許多通用的RF器件,但是驅動不能太接近飽和電平。通過觀察,該模型對ACLR的預測精度接近±2dB。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丰县| 镇宁| 芦溪县| 肃北| 静乐县| 石河子市| 汨罗市| 龙胜| 江川县| 方山县| 柘荣县| 玉溪市| 新宾| 沧州市| 宁河县| SHOW| 琼结县| 韶山市| 盖州市| 三门县| 黄石市| 定日县| 江门市| 定安县| 虹口区| 洛隆县| 乐安县| 共和县| 尉氏县| 曲麻莱县| 荆门市| 甘泉县| 杭锦后旗| 天水市| 湖北省| 尼木县| 清苑县| 朝阳区| 汶上县| 涡阳县|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