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Zigbee和Wi-Fi的干擾和共存

        Zigbee和Wi-Fi的干擾和共存

        作者: 時間:2017-06-12 來源:網絡 收藏

        0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52995.htm

        繼無線局域網()和無線城域網(WMAN)之后,便攜式技術產品的發展和應用需求的迅速增長,促進了新的無線個人局域網(WPAN)的誕生,使無線接入的產業鏈更加完善。

        Zigbee 是新近推出的一個低數據率的無線通信技術。它具有復雜度低、成本極少、功耗很小的特點,主要適用于自動控制、遠程監控等領域。Zigbee 聯盟在制定Zigbee 標準時,采用了IEEE802.15.4 作為其物理層和媒體接入層規范。基于IEEE802.15.4 標準的Zigbee 通信模塊,可嵌入到各種設備當中,成本將有望控制在1.5 美元到2.5 美元之間,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據美國In-STat/MDR預測,2008 年出貨量將超過1.5 億個。

        基于IEEE802.11b標準的Wi-Fi 是當今無線局域網的主流技術,而隨著低速率應用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Zigbee 和Wi-Fi 系統共處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由于兩者都主要工作在2.4 GHz 的ISM 頻段,它們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相互干擾,可見Zigbee 和Wi-Fi 之間的共存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內還沒有相關的研究文獻,文章下面初步分析了Zigbee 對Wi-Fi 的干擾情況,并提出了共存的解決方法。

        1 Zigbee 和Wi-Fi 的主要特性比較

        低速率、低功耗的Zigbee 有著特定的應用空間,是Wi-Fi的有效補充,兩者的主要性能參數如表1 所示。

        表1 Zigbee 和Wi-Fi 的主要特性

        2 干擾分析

        2.1 背景

        Zigbee 工作在工業科學醫療(ISM)頻段,定義了兩個物理層,即2.4 GHz頻段和868/915MHz 頻段物理層,而868MHz 和915 MHz 的ISM 頻段分別只在歐洲和北美有,所以其主要工作于全球范圍內免許可證的2.4 GHz 的ISM 頻段。必然會與工作在該頻段的Wi-Fi 產生相互干擾。

        Zigbee 的底層標準把2.4 GHz 的ISM頻段劃分為16 個信道,每個信道帶寬為2 MHz,如圖1 所示。Wi-Fi 將該頻段劃分為11 個直擴信道,系統可選定其中任一信道進行通信,信道帶寬為22 MHz,所以11 個信道有重疊,無重疊的信道最多只有3 個,如圖2 和圖3 所示。顯而易見,假定Wi-Fi 系統工作在任一信道,則Zigbee 和其信道頻率重疊的概率為1/4.當Zigbee 和Wi-Fi 同時使用相同頻段通信時,產生帶內有色噪聲干擾,導致傳輸分組沖突。

        2.2 Zigbee 對Wi-Fi 的干擾分析

        本節將分析在頻偏為零的同信道條件下Zigbee 對Wi-Fi的干擾。假設一室內環境下的Zigbee 和Wi-Fi 設備節點如圖4 分布。每個Zigbee 節點呈獨立一致性均勻分布,其處于活動狀態的概率為P[A ],分布密度為D.假設有個Zigbee 節點會產生對STA 有效的干擾,則分組沖突概率P[C]為m2:

        本文室內路徑損耗選用對數距離模型:

        其中:n- - 依賴于周圍環境,Xo- - 零均值的高斯分布隨機變量,d0- - 近地參考距離。

        根據文獻[5]和[6],對于一個半徑為R 的覆蓋區,假設STA的SIR 的閾值為γ (如果Zigbee 節點要對STA 產生有效的干擾,使其SIR 必須小于γ ),則有效干擾區域的百分比為U(γ )(即對于STA的SIR低于γ的區域百分比),如果在半徑范圍內導致SIR低于閾值的概率為P[SIRγ] ,則:

        則對數正態分布變量SIR 的均值為:

        其方差為δ。

        針對上述模型做定性分析,由于Zigbee 底層協議IEEE802.15.4 中有著特殊的睡眠機制,節點處于活動狀態的概率一般小于1 %[4],γ可取為10dBm[7],AP 和Zigbee 的傳輸功率分別為14 dBm 和0 dBm。

        根據文獻[6],分組出錯率的期望E[PER]=P[C] ,分組沖突概率越大,相應的分組出錯率也越大。從圖5 可以看出,隨AP和STA 的距離d以及δ的增大,系統的性能越差。


        3 共存問題解決

        共存一般可認為不同無線系統實現共處而不明顯相互影響性能。類似IEEE802.15.2 規定的,共存方案在此也可分為協作方式和非協作方式兩種[8].

        對于協作方式,系統間可以進行信息交換從而能減少互相之間的干擾。對于非協作方式,兩個系統不能夠進行信息交換,只有監測到干擾存在時才做調整減少干擾程度。它們都有各自的應用范圍,其中,協作方式最主要應用于同一設備中存在Zigbee 和Wi-Fi 兩種裝置的情況。在實際應用環境中,將會有許多Zigbee 和Wi-Fi 裝置同時存在,且存在于不同設備中,這就需要非協作方式減小干擾。

        3.1 協作方式

        在此方式下我們可采用時序控制,在MAC層加入一個中央控制器,監控Zigbee 和Wi-Fi 的業務分布,并允許它們的信息進行交互,任一裝置需要傳輸數據時先向中央控制器申請時隙,控制器根據特定算法統一分配時隙,并將分配情況反饋給申請裝置。這樣,就可以對分組的業務做出合理準確的安排,每一時刻只有一種裝置工作,從而避免兩種裝置的干擾。

        由于Zigbee 支持休眠模式,在大部分時間處于非工作狀態,可以減小控制器執行的復雜度。

        3.2 非協作方式。

        3.2.1 自適應調整分組大小

        顯而易見,分組越長,相互干擾的可能性就越大。通過減少彼此的分組大小,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減小受到干擾的可能性。但是分組長度太小,則發送同樣數據所需次數增加,也就相應增加了報頭開銷的總量,并且,Zigbee 和Wi-Fi 的下面MAC 層都采用了ACK 機制,這也導致了確認開銷的增加,整體的系統性能就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3.2.2 動態信道分配

        在無線局域網中,避免干擾的最佳方法就是盡量選擇不被其它設備占用的信道。在設備工作時,可以對ISM 頻段進行掃描,根據具體的判斷標準動態選擇最佳的傳輸信道,避免占用同一信道,減小干擾。

        3.2.3

        信噪比越高,分組丟失率也就越高。可以考慮降低無線系統發射功率來削弱相互干擾,有效提高無線通信系統吞吐量。Zigbee 和Wi-Fi 都屬于近距離通信,采用技術也是克服相互干擾的有效手段之一。

        4 結束語

        Zigbee 和Wi-Fi 兩種無線通信技術的應用滿足了人們生活的不同需求,但相互間的干擾抑制了兩種設備的同時應用的發展空間,控制干擾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共存解決辦法的提出,相信不久的將來,人們可以自由同時享用兩種無線技術帶來的便利。

        更多關于技術的資訊,歡迎訪問與非網技術專區



        關鍵詞: 功率控制 WLAN ZigBee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贡区| 海安县| 福鼎市| 镇原县| 南乐县| 教育| 云霄县| 江油市| 广安市| 图木舒克市| 南漳县| 蓝山县| 苍南县| 肥城市| 丹巴县| 封丘县| 昆明市| 天水市| 奇台县| 九龙县| 星子县| 视频| 威远县| 仪陇县| 沾化县| 宁国市| 中西区| 合水县| 凤阳县| 浪卡子县| 新宁县| 深水埗区| 巨野县| 罗江县| 马龙县| 宁陕县| 精河县| 玛多县| 定西市| 新绛县|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