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測試中數據獲取的幾種方式
經過我們實際摸索發現, 大概我們可以把數據的上載分為3 種方式:
1. 實際的物理通道
2. 開發工具IDE的虛擬IO功能
3 . 讀取內存區數據
下面我們對這幾種方式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實際的物理通道
這種方式就是目標機和主機之間具備物理的通信方式, 比如以太網, 串口,并口, USB等, 這幾種方式, 在測試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使用這種通信程序, 和主機通信, 實現測試數據上載, 一般情況下,測試工具的庫中IO函數使用fprintf(), 那么在這種方式下,就需要修改測試工具的庫, 假設以太網的發數據的函數是Netsend(), 那么我們需要定制fprintf, 使它調用Netsend(), 這樣就可以實現數據上傳了。 這種方式最方便但是要求系統必須已經具備這種通信方式和通信軟件, 一般適用于系統級的測試。
開發工具虛擬IO
開發嵌入式軟件一般需要支持交叉開發方式的開發工具, 大多數這種開發工具具備編譯,下載,調試的功能, 測試時也可以借助開發工具來下載測試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高級的開發工具IDE, 具備虛擬IO功能, 給測試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比如說: Tornado, TI CCS。
在Tornado的shell中運行測試程序時, 可以把printf的內容打印到消息窗口中, CCS可以支持fprintf,直接在主機上生成測試數據文件, 用戶在使用這些工具的時候, 就像在主機上測試一樣, 完全可以理由開發工具賦予的模擬IO功能。
讀取內存數據
假設目標系統既沒有物理通信方式, 開發工具也沒有虛擬IO功能, 我們還可以采用讀取內存數據的方式, 我們可以開辟一塊足夠大的緩存, 修改測試工具的庫, 把輸出的數據寫入buffer中, 在測試過程中或者測試執行后, 使用開發工具讀取內存的功能把緩存中的數據讀取出來,在主機上保存成文件,這種方式需要系統有足夠的內存資源, 但是適用性很廣,因為幾乎所有的開發調試工具都具備這樣的功能。
總之嵌入式軟件測試很復雜, 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策略。 本文只是單獨就數據讀取的問題做了一些討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