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鋰離子電池管理芯片的研究及其低功耗設計 — 模擬電路的低功耗設計方法

        鋰離子電池管理芯片的研究及其低功耗設計 — 模擬電路的低功耗設計方法

        作者: 時間:2017-06-04 來源:網絡 收藏

        2.2.2的低功耗設計方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48230.htm

        1弱反型區/亞閾值區電路

        傳統的中,工作在強反型區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功耗,在低功耗設計中可以將工作區域進行拓展,以求得功耗和面積之間的平衡。其中,研究得較多 的是工作在亞閾值區(Sub-threshold Region)或弱反型(Weak I nversion,WI)區的電路。當增強型在低于閾值電壓工作時,溝道漏電流并不為零,而是存在一個亞閾值電流,此時器件處于弱反型狀態。

        首先,來推導MOS管的弱反型電流模型。通常,偏置在弱反型的MOS管中,漏電流ID主要由擴散電流決定,它和PN結中少子的熱激發相關,因此電流值也和襯底溫度密切有關。此時,ID可以用端電壓的形式導出:



        其中,可令為耗盡層電容,在現代CMOS工藝中,k的值在0.6到0.8之間,通常取k=0.7,n為亞閾值因子??梢钥闯觯琁D與溝道電壓呈指數關系。在式(2.2.21)和(2.2.22)中,有



        其中,V T0為本征閾值電壓。在式(2.2.22)中,定義



        從上式知,ID0以指數形式依賴于VG,設計中很難控制。所以,要將MOS管偏置在弱反型區,通常采用固定的漏電流I D而不是固定的柵壓VG。

        接下來,討論弱反型MOS管的飽和電壓特性。當VDS>4UT或5UT時,由式(2.2.21)得



        可認為在弱反型區的飽和電壓為



        在常溫下,式(2.2.26)中規范的VDS(sat)約為100mV,因此在極低的電源電壓下,即使采用cascaded結構,弱反型區電路仍然能夠獲得足夠的擺幅,并且功耗極低。

        而由漏電流方程,很容易推導出弱反型區MOS管的跨導為



        由 式(2.2.27)知,和工作在強反型區的MOS管不同,弱反型MOS管的跨導只與工作電流成線性關系。在給定的容性負載下,跨導直接影響著器件的最小噪 聲、驅動能力和帶寬,所以可以使MOS管工作在弱反型區,來獲得給定電流下的跨導最大值。這些優點,在低電壓低功耗設計中非常具有吸引力。

        但是將MOS管偏置在弱反型區,需要較高的W/L,則意味著較大的電容、較大的器件面積。另外,亞閾值電路中還有一些實際問題需要考慮。

        一是噪聲對電路功耗有限制。如圖2.2.3所示的帶有源負載的OPA中,輸入級工作在弱反型區時,由于gm =I/(nUT)則由式(2.2.9)和式(2.2.13)決定的DR GBW值將與VGS-VTH無關。因此,作為跟隨器時,OPA所需要的最小功耗滿足



        另外,還需要考慮精度對功耗的影響。MOS管工作在弱反型區,gm/ID值較大,式(2.2.16)則變為



        式(2.2.29)可以看出,由于弱反型MOS管有較大的電流失配,并不適合用在電流信號電路如電流鏡中,但在電壓信號處理電路如差分對中,失調達到最小,僅由閾值電壓失配決定,即能實現最佳精度。

        考慮到單端輸入,工作在弱反型區的器件,增益帶寬積為



        式(2.2.31)給出了弱反型區器件的功耗-速度-精度的關系式,同樣在更復雜的電路形式中,上式仍然適用。

        2電流模式電路

        電 流模式(Current-mode circuit)CMOS電路自1983年首次提出后,日益受到重視。所謂的電流模式電路,是指選用電流而不是電壓為電路中的信號變量,并通過處理電流變 量來決定電路的性能,即前面提到的電流信號處理電路。和電壓模式電路相反,電流信號源具有高輸出阻抗,所以要求負載阻抗低,電路中關鍵節點阻抗低。在低壓 低功耗應用中,電流模式電路的這些特點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首先,可以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通過進一步降低電源電壓來實現低功耗。

        不管是連續時間系統還是離散時間系統中,電流、電壓模式電路中與動態范圍相關的功耗滿足下式



        式(2.2.32)中可見,為了維持同樣的DR*GBW值,當電源電壓降低時,電壓模式電路中需要消耗比電流模式電路更多的功率。另外,電流模式電路的電壓擺幅低,這都說明了在低功耗設計中,電流模式電路更容易滿足低電壓要求。

        其次,電流模式電路更容易滿足速度的要求。如式(2.2.18)說明,器件的工作速度、帶寬與節點電容成反比,而電流模式電路的低電容節點保證了有更快的充放電速度,因此有望能夠在高頻高速場合中獲得應用。

        最后,電流模式電路顯然更容易實現基于電流信號的運算。中許多基本的運算功能,如加、減、乘、積分等,用電流模式電路實現要比電壓模式電路簡單。比如,在一個低阻抗節點就可以完成電流信號的加或減運算。

        3浮柵技術

        浮柵(Floating Gate,FG)技術是另一個用于減輕模擬電路對電源電壓要求的方法。幾十年來,FG MOS管被用在數字EPROM或EEPROM中,近年來有一些文獻介紹了FG MOS管在模擬電路中的應用。

        圖2.2.4給出了一個多輸入的FG MOS管電路結構模型。由圖可見,FG MOS管的浮柵類似于傳統MOS管的柵極,但是浮柵電壓VFG不是被直接控制,而是通過電容耦合由控制柵極決定。



        如果是兩輸入結構的FGMOS管,其中的一個柵極被稱為偏置柵極,加上較高的直流偏置電壓V B;另一個加上信號則被稱為信號柵極,則MOS管的等效閾值電壓為



        式中,k 1 =C G1 /C TOPAL,k2=CG2/CTOPAL,其中CG1、CG2分 別是浮柵和控制柵間的電容,C TOPAL則是圖2.2.4中所示電容總和。FG MOS管的一個突出優點是浮柵和其它節點的電隔離十分理想,所以電荷能夠穩定存在,甚至能長達數年。適當改變浮柵上的靜電荷數量,即選擇適當的k 1和k 2值,由式(2.2.33)可知,控制柵極上的等效閾值電壓可以降低,從而得到一個低VTH的MOS管,可用于低壓模擬電路中。

        明 顯地,這項技術需要制作浮柵,工藝較為復雜,常規工藝下無法實現;另外,FG MOS管的輸出阻抗較低,因此也只適合用于低增益電路結構。事實上,FG MOS技術應用于低壓模擬電路的設計,還正處于實驗階段,如FG CMOS模擬微調(trimming)電路、神經網絡元件、乘法器、D/A轉換器和放大器等。

        4體驅動MOS管技術

        體 驅動或襯底驅動MOS管(Bulk-driven or Body-driven MOSFET)技術是由A. Guzinski等于1987年首次提出的,起初是用作OPA差分輸入級中的有源元件,目的是降低g m以提高線性度。為了滿足低電源電壓要求,文獻[72]利用體驅動MOS管的耗盡特性,設計了一個具有rail-to-rail共模輸入范圍的1V運放。 體驅動技術只能用于阱內的MOS管,如圖2.2.5所示,可以等效為一個結型場效應管。



        傳統MOS管中,漏電流ID受到柵源電壓VGS控制;阱源電壓也會影響ID,但只是一個寄生效應,可用體跨導gmb表征。但是如圖2.2.5所示,如果將VGS固定為一個能使MOS管導通的直流偏壓VB,信號施加在阱(也被稱為體柵極)上時,將得到一個類似于JFET.具體地講,就是利用襯偏效應調節MOS管的閾值電壓VTH,從而達到控制電流ID變化的目的。

        體驅動MOS管應用于低壓模擬電路設計,主要基于以下優點:

        第 一,它作為一個耗盡型器件工作,所加的偏壓可為負、零或是一個很小的正值。這對于電路中器件的閾值電壓V TH將不再有特殊要求,在低壓下電壓擺幅也可以提高,因此工作電壓也幾乎可以下降到極限(對于V TH≈0.8V的器件,最小的工作電壓甚至可為0.9V)。第二,基于較大的電壓開/關比,可利用常規的前柵極來調節體驅動MOS管。

        當然,體驅動MOS管還有一些缺點不容忽略:首先,從本質上,體驅動管的體跨導g mb低于常規MOS管的gm(gmb/ gm值 通常在0.2~0.4),因此GBW低,頻率響應低,相應放大器的輸入噪聲也比常規放大器的高;其次,體驅動管的極性與制造工藝密切相關,如在P阱工藝 中,只能制得N型體驅動MOS管,所以一般不適合用作CMOS電路結構;再者,在不同的阱中制作體驅動MOS管,必須將阱隔離;還有,寄生BJT容易導 通,易產生閂鎖(latch-up)效應。

        5方案比上面提出的有望在低壓場合獲得應用的低功耗技術,并不是可以無條件的選擇使用,還要根 據設計要求及所用工藝條件來判別,表2.1列出了這幾種技術的性能比較。實際的模擬電路設計中,可以選擇其中一種合適的方案進行功耗優化;甚至還可以根據 應用特點,將幾種方案有機組合運用。



        2.3數?;旌想娐返牡凸脑O計

        鑒于越來越多的混合信號系統的出現,將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分開考慮的低功耗設計也受到了挑戰??梢灶A見的是,如果將混合信號電路作為一個整體,在按傳統方法對數字和模擬部分分別進行功耗優化后,再進行統一的功耗管理,難度將更大,但功耗優化的效果也將更明顯。

        從 前面的討論可知,在靜態下數字電路所消耗的功率較小,但是模擬電路為了實現正常的性能需要足夠大的工作電流,具有相對高的靜態功耗?;旌闲盘栂到y中,如果 控制暫時不工作、也不影響整個系統輸出的模擬電路模塊,通過犧牲一定的性能來換取功耗的降低,則整個系統的靜態功耗將顯著減小。這種控制信號可以分為兩 種:一種是外加的數字信號,可以人為地控制模擬電路的工作;另一種則是由內部數字模塊產生,并可以自動控制。顯然,后者更簡單靈活。圖2.3.1給出了混 合信號系統中,由內部數字信號控制模擬電路降低功耗的拓樸圖。



        從 圖2.3.1可以看出,和傳統的混合信號電路相比,系統中僅僅增加了一個控制信號產生電路(Control Signal Generator)和一個開關(Switch),結構簡單。電路工作原理如下:利用數字模塊中的內部信號產生一個控制信號,并通過一個開關電路有效地控 制不需要工作的模擬電路模塊。圖2.3.1的另一個優點是電路兼容性好,即可以在不改變原有系統的情況下,增加一些開關和控制信號實現低功耗。更突出的 是,原先將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中分開考慮的功耗優化方法仍然適用。

        圖2.3.1所示的功耗優化是數?;旌闲盘栂到y的動態功耗管理,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實現。一種是可以借鑒數字電路中的門控時鐘技術。對于時鐘控制的硬件單元,將其響應不影響性能的電路工作頻率降低,將能夠節省電路功耗。

        由 于這種門控時鐘技術是一種很普遍的數字電路功耗管理方法,所以應用于模擬電路中難度并不大,但是它也只適用于動態模擬電路。還要強調的是,時鐘門控不能消 除功耗,如果是本地時鐘門控或者時鐘產生電路一直是工作的,那么時鐘電路仍然有動態功耗,而且即使時鐘信號全部暫停,也不能避免泄漏電流所產生的功耗。因 此,如果要達到最小功耗的目標,用這種門控時鐘的方法不一定能實現。另一種方法是,將處于空閑狀態的電路電源簡單關斷,理論上則能夠徹底消除電路的功耗。 這種方法適用面寬,如果采用內部數字信號則實現相對簡單,并且對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都有效。但是,這種方法需要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① 控制信號的設置。由于可以采用內部數字信號,因此需要決定是否關斷電路、何時關斷、關斷多久,即動態功耗管理策略將是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將數字電路的 低功耗設計方法擴展到整個混合信號系統中,這方面文獻報道較鮮見。而且,所增加的控制信號產生電路會有額外的功耗,而且其輸出不能夠影響電路的正常工作, 這些在設計時都需要考慮。

        ②開關電路的實現。開關電路可以切斷電源到模擬模塊,或者從模擬模塊到地的電流通路。開關電路的形式有多種,在 數字電路中,可以在輸入端加入鎖存器,來產生使能信號;而在模擬電路中,提出了所謂系統級的電流控制方法,即設計一個系統級的電流源,在系統啟動時工作, 將由它產生的電流源/沉配送給系統中的分布式電流源/沉,然后再進一步再生和擴展成為模擬電路所需要的電流源/沉。數字電路控制信號通過控制分布式電流源 /沉的開關狀態,來控制模擬電路的工作與否。這種系統級電流使能控制電路,不僅增加了電路設計的復雜度和難度,還給數字控制電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僅適 用于多種功耗模式的管理系統。

        如果采用單個MOS管充當簡單的開關電路,它可以作為一個電流勢壘,由數字電路控制來控制模擬電路進入不工作的狀態。并且,開關管是在原有模擬電路加上的,能節省附加電路所引起的功耗,因此對于功耗模式較少的系統,單MOS控制管則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總之,在數?;旌想娐分校趯底蛛娐泛湍M電路分別進行低功耗設計的前提下,再根據負載、電源等,由內部數字電路產生控制信號,靈活地關斷不工作的模擬電路模塊,將有效地節省混合信號系統功耗。

        2.4小結本章對數?;旌想娐返凸乃婕暗姆椒ㄟM行了討論和研究。

        在 傳統的低功耗設計中,均將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分別考慮。從數字電路中基本的功耗方程出發,總結了影響電路功耗的四個主要因素;從電路設計的角度,重點討論 了系統結構級、寄存器傳輸級、邏輯/門級、版圖級的數字電路低功耗設計方法。對模擬電路實現低功耗的基本限制條件作了討論;分析了設計時所遇到的實際限制 條件,并進行了數學推導,給出了噪聲決定的功耗和精度決定的功耗表達式;總結了四種低壓低功耗模擬電路方法,并對亞閾值電路和電流模式電路中,與噪聲和精 度相關的功耗進行了數學描述,分析比較了四種方案的適用性。

        提出了將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協同考慮的數?;旌想娐返凸耐貥?;提出了在按傳統方法對兩部分分別進行功耗優化后,再將數字電路的動態功耗管理技術推廣到整個混合信號系統,控制關斷不需要工作的模擬電路模塊;并對控制信號產生電路和開關電路作了分析討論。

        本章是以下各章研究的理論基礎。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江区| 略阳县| 河池市| 鲁山县| 讷河市| 通河县| 印江| 呼伦贝尔市| 阿瓦提县| 华阴市| 营山县| 铜梁县| 于都县| 阿拉善右旗| 宁晋县| 五指山市| 常德市| 将乐县| 苗栗市| 咸宁市| 库伦旗| 金堂县| 广德县| 仁布县| 通州市| 贵港市| 保亭| 灌云县| 邹平县| 峨眉山市| 方正县| 肥东县| 浙江省| 徐汇区| 成武县| 洞口县| 凤山县| 咸宁市| 阳信县| 容城县|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