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可穿戴技術與物聯網報告:5個關鍵發現

        可穿戴技術與物聯網報告:5個關鍵發現

        作者: 時間:2017-05-04 來源:物聯網在線 收藏

          不久前,愛立信消費者行為研究室(Ericsson Consumer Lab)發布了“技術與報告”,此次的調查橫跨歐美以及亞洲等五大市場(美國、英國、中國、韓國以及巴西),共5,000名智能手機用戶,他們的年齡分布在15至65歲,而其中有2,500名為穿戴設備的使用者,研究結果代表了全球2.8億智能手機使用者的觀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5/358730.htm

          調查的5個關鍵發現

        1

          1、40% 的設備使用者表示未配戴設備時會缺乏安全感,就像少穿了一件衣服,但是仍有四分之一的消費者認為這些設備的表現不如預期。

          2、2020 年被認為是設備應用的轉折點,消費者預測 2020 后多數的可穿戴設備將會成為主流。

          3、出現更頻繁的資料外泄風險,70% 的可穿戴設備使用者認為設備廠商會嚴謹的保護用戶資料,因此相較于醫生、保險公司或網絡公司,使用者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數據資料給可穿戴設備制造商。

          4、比智能手機更智能,已有 40% 的智能手表使用者表示已經減少與智能手機的互動,更有 43% 的受訪者相信未來智能手機將會被取代。

          5、可穿戴設備對于的發展至關重要,多數的使用者表示,在未來可穿戴設備以及感測器將可以協助他們與設備和物品進行更多互動,并且有 1/3 的使用者認為在 2020 年后他們將擁有至少 5 個以上的可穿戴設備。

          6、研究結論指出,雖然市場上還有諸多挑戰需被克服,但消費者已經準備好使用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產業的未來仍會蓬勃發展。

          可穿戴設備棄用率高,不夠了解消費者需求?

          報告發現,有四分之一的新用戶認為所購買的設備沒有達到理想效果,每 10 名可穿戴設備的使用者之中就有一名已經不再使用,而有三分之一的使用者在購買后幾周內便將這些設備晾在一旁,而主要的原因為有高達 21% 的消費者認為使用的功能以及選項仍然受限、14% 的消費者認為這些設備并非可以獨立使用的產品,通常都只能配套使用,以及這些設備沒有內建如 3G、4G 的連線能力,也無法支持 Wi-Fi 或是其他形式的網絡連接功能。

          數據分享,有效提高使用率

         

          消費者對于可穿戴設備的接受度不斷提高,若要提高使用者的體驗期望值,則必須要讓可穿戴設備提供更精準、個人化的功能,根據報告顯示,與研究人員預期的結果不同,個人數據的泄漏并不是使用者最擔心的問題,雖然有 60% 的使用者認為個人資訊需要被管控,但有 67% 的使用者愿意在匿名且能夠獲得適當回饋的前提之下跟大三方單位分享自己的設備數據,他們認為將自己的使用數據與他人共享這種形式比起產品本身更能夠幫助他們達到使用可穿戴設備的使用目標,而在這些使用者中,他們又最愿意與設備的業者、醫生與保險機構分享他們的使用數據。

          可穿戴設備未來的多元應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可穿戴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沁水县| 左权县| 潞西市| 诏安县| 孟津县| 青浦区| 方城县| 东山县| 黄山市| 临城县| 屯留县| 新和县| 方城县| 蛟河市| 宝鸡市| 章丘市| 温泉县| 大余县| 德江县| 盐城市| 巫山县| 孟连| 天台县| 新宁县| 奇台县| 淳安县| 东方市| 安宁市| 黄平县| 康马县| 旬阳县| 姚安县| 宜川县| 宾川县| 新郑市| 桦川县| 天镇县| 南岸区| 青阳县|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