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電源管理的智能化是大勢所趨

        電源管理的智能化是大勢所趨

        作者: 時間:2017-04-10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Integrated TTS Asia應用工程師經理魏智認為,電子產品小型化是許多領域的共同主題,消費類電子從便攜到可穿戴;工業4.0帶動了尺寸更小、功能更強大的uPLC需求。輕、薄、小是各大品牌推廣產品的關鍵詞,而支撐市場發展的背后離不開技術的進步。功率密度的不斷提升,的高度是電源技術發展的大勢所趨。無論是大功率數據中心、中等功率的工業應用,還是低功耗便攜設備,單位面積能夠產生的輸出功率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為此,我們始終在先進工藝、封裝技術、設計和系統架構上不斷創新。最新推出的MAX17222 nanoPower boost,具有業內最高效率和300nA最低靜態電流(IQ),相比同類產品可減少多達50%的方案面積,并提供95%的峰值效率,使發熱降到最低。幫助可穿戴及消費類IoT設計在更小尺寸內實現更強大的功能與性能,獲取更長的電池壽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4/346384.htm

        低功耗管理系統

          提升吞吐率是工業、數據中心、消費類電子甚至汽車電子等應用領域的關鍵,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技術在于低功耗系統管理。器件是銷售收入的重要來源,我們不僅在消費類產品提供領先的解決方案,同時也致力于汽車、工業、通信和數據中心等應用領域的創新技術,提供高性價比電源產品。

          在汽車領域,電子零部件使用比例的增加不僅帶動了PMIC需求的上升,還促進了汽車銷量的提升。同時,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也對PMIC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戰。Maxim的汽車電源可以工作在低至3.5V甚至2V的輸入電壓,同時可承受高達40V/42V的拋負載電壓。99%的占空比確保汽車起停或冷啟動是保持穩定的輸出電壓。較高的工作頻率以及擴頻模式,既可避開對AM波段的干擾,又可以解決EMI問題,并允許使用小尺寸外部元件。

          在大數據和云計算領域,數據中心的革命正在進行——越來越多的企業服務器遷移到了云端。這一革命驅動著新系統架構和商業模式的衍生,并推動著云計算和大數據應用對PMIC需求的提升。Maxim的電源管理方案能夠幫助用戶從容應對這一挑戰。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宜川县| 鄂托克前旗| 安远县| 博客| 北辰区| 乐清市| 西林县| 习水县| 贵州省| 香港| 北辰区| 集安市| 隆尧县| 望都县| 朔州市| 玉门市| 衡阳市| 根河市| 藁城市| 昭觉县| 仙桃市| 肃宁县| 天全县| 芜湖县| 崇信县| 汤原县| 咸阳市| 宜兴市| 广河县| 新巴尔虎左旗| 霍州市| 婺源县| 左贡县| 南皮县| 阳城县| 大同市| 镶黄旗| 阜阳市| 海城市|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