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韋爾內遷深圳工廠 中國安防三大集群現狀恐巨變
去年,一則“華為、中興逃離深圳”的報道揭露深圳高房價逼退實業的尷尬現狀,近日,安防外商巨頭霍尼韋爾也關閉位于深圳福永以SMT、安防等產品生產制造為主的工廠,將產品線內遷至西安。深圳天價般的生產成本正如豺狼虎豹,倒逼安防企業相繼出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5850.htm作為全球傳感器行業巨頭,霍尼韋爾在全球安防的地位同樣不可撼動,曾多年力壓國內外安防群雄,長期占據a&s全球安防50強的龍頭位置,而隨著中國安防企業的異軍突起,外商的地位岌岌可危,2016年海康威視以巨大的優勢登頂全球安防50強,成為新安防時代的霸主。而據霍尼韋爾2017年2月發布的2016年財報,在安防領域,安全與生產力解決方案集團第四季度實報銷售額核心內生式降低6%,主要歸因于生產力解決方案以及安全業務的銷量降低和供應鏈的延遲。
霍尼韋爾內遷工廠的行動與華為、富士康等將制造基地向二三線城市轉移的目的類似,都是為了降低成本,應對深圳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的現狀。而對于中國市場,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盛偉立3月18日在北京接受采訪時表示,“霍尼韋爾未來仍將繼續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并對中國市場有著長期性的規劃。”
作為中國安防三大集群之一,深圳在安防的黃金時代,曾憑借強大的創造力、生產力和龐大的市場,將其穩固的地位不可撼動,成為全國安防產品制造中心和產品集散地。而如今,越來越高昂的生產成本、越來越同質化的產品、越來越快的更迭速度,安防產品制造中心不斷向周邊城市或中部二三線城市轉移,深圳安防強大的生產優勢已難吸引安防企業駐留。
多以工程和集成起家的環渤海安防產業群,得益于北京處于全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優勢,擁有多樣化工程項目資源項目、豐富的工程經驗、集成技術和完善的解決方案,早起崛起的安防企業依然地位穩固。但不容忽視的是安防外商的地位變化,隨著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的市場份額不斷增長,外商在業績上表現不如過去搶眼,從2016a&s全球安防五十強中可以看出。全球安防急劇收斂,且受制于國際形勢的變化,外商在華的日子過得并不如意,尤其中韓關系的緊張,對于在華韓國安企而言正處于水深火熱。
與其他安防集群區域相較,長江三角洲作為后起之秀,無論是從企業綜合實力、研發能力,還是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等方面都成為整個安防產業中最具競爭力的區域,龍頭企業紛紛落地杭州、蘇州、上海,政策的有力導向,關鍵技術、算法的不斷開發,安防的走向正在有下游向中上游發展,在整體上更具競爭力,也將不斷吸納安防企業和安防人才入駐。
與東部相較,中西部安防尚未發展成熟,但隨著安防企業不斷向西拓展,恐于一線城市的高成本向二三線城市進軍,以及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項目在中西部逐步推廣,另外,國家對西部崛起政策上的極大優勢和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安防商機,中西部市場正在成為安防企業掘金的新趨勢。另外,也有不少安防企業已在西安、成都、武漢等高校集中的城市設立了各種形態的聯合開發機構,或者在當地設立了研發中心就地引進高校人才推動企業的研發能力,當然還有一些優秀安防企業圈定了西部一些高校作為每年校招的目標對象,為中西部安防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