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科學家突破光學顯微成像分辨率極限

        科學家突破光學顯微成像分辨率極限

        作者: 時間:2017-03-27 來源:科技日報 收藏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科學家演示了一種空間達2η(η是非線性光強反應單位最高級)的多光子—空間頻率調制成像(MP-SPIFI)技術,突破了成像極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5783.htm

          超顯微成像技術因克服衍射極限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但需要將單個熒光分子的衍射精確控制在極限范圍內。研究人員考慮另一種現已成熟的深組織成像技術——多光子顯微成像,這種方法能獲得標準超分辨率技術無法提供的樣本信息。

          研究人員在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論文中首次證明,多光子熒光和二次同步諧波都能實現超分辨率,二者結合使用時,兩個光子被猝滅,發出一個兩倍頻率的光子。他們還開發了專門的多光子—空間頻率調制成像顯微鏡,以HeLa細胞和碲化鎘太陽能電池為樣本,通過熒光和二次諧波同時收集圖像信息,產生了納米級圖像,空間分辨率達到2η,超過傳統的多光子顯微鏡。

          在傳統的多光子顯微鏡中,超短激光脈沖在樣本上聚集成一個緊密的光點,激發熒光生成一幅圖像。而多光子—空間頻率調制成像顯微鏡是用多個飛秒激光脈沖同時照亮較大光區產生干涉,以此來構建圖像。

          多光子—空間頻率調制成像顯微鏡的另一個重要優勢是,能為高度分散的生物組織提供超分辨率成像。大部分超分辨技術要把細胞固定在玻璃片上,所以不適用于活體組織。新技術能用于活體組織或較大的生物組織樣本。研究人員指出,如果能提高從活體組織樣本收集的圖像分辨率,同時結合多種比較機制,能獲得大量生物信息。這一成果打破了現有鏡的極限,能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觀察活組織中單個細胞的生理過程。



        關鍵詞: 光學顯微 分辨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海南省| 太白县| 新兴县| 商洛市| 嵊州市| 巴中市| 隆德县| 鹤岗市| 海门市| 三穗县| 唐海县| 临猗县| 井冈山市| 新蔡县| 平塘县| 广州市| 连城县| 交城县| 乌拉特中旗| 大田县| 鸡东县| 杭锦旗| 云林县| 滦平县| 武隆县| 静乐县| 铜梁县| 黄骅市| 砚山县| 灵寿县| 海口市| 陇西县| 鹤岗市| 湖州市| 南木林县| 克拉玛依市| 长海县| 漯河市|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