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關于手機指紋識別 廠商不會告訴你這些

        關于手機指紋識別 廠商不會告訴你這些

        作者: 時間:2017-03-17 來源:雷鋒網 收藏

          小明在品牌A的天貓官方旗艦店買了一部手機,因為看上如下“黑科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5370.htm

          不久,小明發現網上有假指紋制作套件銷售,懷著好奇心買來一試,竟然把新買的“杜絕偽造、克隆假指紋”的手機破解了。于是小明向天貓官方旗艦店A提出了退一賠三的要求。該旗艦店A一開始不同意,經過多次磋商以及天貓小二的介入,小明上傳了該手機無法“杜絕”假指紋的視頻證據,終于獲得賠償。

          小明對“活體”產生了興趣,通過搜索引擎發現,除了剛退的手機,還有兩款手機號稱搭載了同款“活體”。分別打開品牌B和品牌C的天貓旗艦店,發現畫風是這樣的:

         

          品牌B根本不提“活體”,品牌C則措辭審慎“識別并拒絕假指紋”,“更加安全”。

          對比A和C,小明做總結如下:

          《廣告法》二十八條規定,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這里有三個要素:首先要是廣告,其次構成了欺騙和誤導,最后欺騙誤導的客體是消費者。

          ·第一,天貓官方旗艦店作為品牌直銷店,對產品的描述顯然是廣告。

          ·第二,A構成欺騙同時C不構成欺騙。A使用了“杜絕”這樣的極限詞匯,《廣告法》對極限詞匯的要求是:要么不使用,要么由使用者舉證其真實性。當小明拿出破解視頻,A宣稱的“杜絕”就認定為虛假陳述,小明進而堅稱自己是因為該技術特性而購買手機,所以該廣告構成了欺騙。C的措辭為“拒絕”,對安全性的說明也只是“更加”。盡管這個“更加安全”也許只增加了不到1分錢的安全,但的確“更加”,作為專業人士也挑不出什么語病來。

          ·第三,小明是消費者。

          小明調查了該“活體指紋識別”技術供應商D公司的網站,發現所有提及“活體”的頁面和C一樣審慎,統一口徑如下:其原理是通過指紋、血液流動以及心率信號等用戶的生物特征來驗證用戶的真實身份,從而識別并拒絕偽造或克隆的假指紋。

          D的關鍵措辭與C一致,但語言風格卻與A相同,這著實令人奇怪。小明決定深挖,經過大量網絡調查發現:

          ·第一,“杜絕假指紋”是長期普遍存在的虛假信息;

          ·第二,在對D公司的第三方報道里普遍存在“杜絕假指紋”這樣的措辭;

          ·第三,在對A、B、C對應款手機的第三方報道里也普遍存在“杜絕假指紋”。

          如果小明根據第三方的“杜絕假指紋”的報道購買了B或C的“活體指紋識別”款手機能不能索賠呢?答案是基本上不能,因為第三方報道是不是廣告很難舉證。而A有沒有可能把因小明的索賠導致的損失轉嫁給D呢?答案是不能,因為A不是消費者。

          《廣告法》的立法原則是基于消費者不具備充分的辨識能力,而對經營者和廣告從業者提出的規范性要求。可是作為企業,尤其是手機制造商這樣的高科技企業,不能認識到其所購買的技術的效能,進行夸大陳述甚至虛假陳述,本身就是經營過失,被消費者索賠是理應之事。就算A能夠舉證D主動提供材料誤導了A,仍然不能把賠償風險轉嫁給D,除非在合同中專門規定。D唯一可能損失的是商譽,這不在法律保護范圍以內。

          在面向企業的to B市場夸大技術效果甚至技術造假的風險如此之低,是“黑科技”泛濫的根本原因。不少企業完全依靠互聯網來獲取技術信息,卻沒有對互聯網信息的魚龍混雜報以足夠的警惕,一旦有人充分運用廉價的互聯網傳播資源進行地毯式轟炸,就可以輕易的制造“黑科技”并實施銷售,還無須承擔風險。對此小明總結了制造此類“黑科技”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一個有公知理解(或誤解)的技術詞匯;

          ·第二步,隨便弄一個什么東西,將其命名為該詞匯,并促使第三方報道;

          ·第三部,自身做出較為客觀的技術陳述,但結合第三方報道來進行商業推廣。

          只要達到以上三點,總有人不小心因為自己的先入為主而承擔全部風險,“黑科技”作俑者數錢就可以了。

          做完總結,小明發現了第三方對D公司的最新報道“屏內指紋識別:支持活體檢測,具備量產能力”。在D公司官網果然找不著。

         

          作者注:本文所述“小明”索賠的故事并未真實發生,但完全可能發生。衷心希望品牌A認識到“杜絕”和“拒絕”的一字之差,遵守《廣告法》,做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民族品牌。也希望媒體界和產業界的朋友警惕“黑科技”推手,做對社會、科技、產業發展有益的事。



        關鍵詞: 指紋識別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区| 丹东市| 兰坪| 睢宁县| 沧州市| 安西县| 邹平县| 普格县| 沈阳市| 南城县| 安阳市| 建瓯市| 耒阳市| 江油市| 比如县| 汉沽区| 沙田区| 贵州省| 朝阳县| 五大连池市| 南安市| 西华县| 岢岚县| 贵定县| 文成县| 永靖县| 中牟县| 固安县| 资源县| 涡阳县| 平武县| 屏东县| 安义县| 东方市| 宣武区| 伊春市| 双辽市| 台山市| 怀集县| 泰和县|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