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一種微電流測量方法研究與實現

        一種微電流測量方法研究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7-03-23 來源:網絡 收藏

          圖4第1級放大電路原理

          4.3第2級放大電路原理

          共分4級放大,每級放大倍數不宜過大,以不超過運放的飽和電壓且輸出信號最大為準,如圖5所示。

          

          圖5第2級放大電路原理

          依據調制開關的不同時態,將信號放大階段輸出的結果存儲在2個寄存器中,利用差分電路,使得前置放大電路,主放大電路中伴隨著的雜質直流信號得以消除。

          4.4狀態判別電路原理

          采用供電電源為3 V的前置放大電路,J/U轉換后的信號輸出給1號狀態判別電路,由判別電路做出判斷將結果送至中央處理器;中問主放大電路均采用電源為15 V的運算放大器,電路輸出給2號狀態判別電路,將結果送至中央處理器如圖6所示。

          

          圖6狀態判別電路原理

          5安裝注意事項

          除電路結構設計外,在元器件選擇、電路安裝及工藝上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為達到pA級微電流測量,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為了盡量避免干擾,應將輸入接線端用屏蔽環完全環繞,并將屏蔽層與外殼、襯底及信號地連接口],將保護環設置在印刷板的正反兩面。

          2)電路的各條回路都應以地作為電流返回的通道,鑒于地線上的阻抗不是零而形成電位差,地線與信號線間的電容耦合會進一步增加噪聲干擾,因此,要盡量設置少的接地點或減小接地點間的距離。

          3)PCB布線時,要注意各種器件的擺放,每個芯片必須配置去耦電容,功率大的元器件要求靠近電源位置,盡量減小電線長度,在電源和放大器的輸出部分大面積敷銅。在進行線路板的走線時,先走地線及電源線。

          6試驗仿真

          6.1工頻干擾試驗

          工頻噪聲可以通過空間輻射、傳導進入,通過對測量儀器加裝金屬屏蔽層,測試者手接觸儀器外殼時,測試電路輸出波形如圖7所示;撤掉金屬屏蔽層,測試者手接近儀器外殼時,測試電路輸出波形如圖8所示,從兩圖對比中可以看出50 Hz噪聲得到有效抑制。

          

          圖7屏蔽時電路輸出波形

          

          圖8無屏蔽時電路輸出波形

          6.2驗證調制采樣電路、差分電路的有效性

          為過濾掉電路失調等直流雜質信號,采用調制電路、差分電路。為驗證電路的有效性,用示波器分別測量采樣保持輸入端波形和差分電路輸出端波形,如圖9所示。很明顯,直流雜質被有效過濾。

          

          圖9差分電路后輸出波形

          6.3測試數據

          測試數據,如表1所示不同值的5次測量結果。

          

          對于100 pA,測量平均值:

          =100.156 pA,測量誤差為0.16%,測量重復性s=0.24 pA;

          對于10 pA,測量平均值:

          =9.993 pA,測量誤差為- 0.07%,測量重復性s=0.04 pA.

          測量準確度、重復性達到預期目的,符合0.5級要求。

          7結論

          隨著電子測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pA級別的電流測量在眾多領域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微電流測量極易受到環境條件和測量儀器自身噪聲的影響。依據提出的測量方法設計的測量儀器經高、低溫、電磁干擾等試驗,對于10 pA電流,儀器準確度可達0.5級,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和較好的測量重復性、穩定性。試驗數據表明,去除工頻干擾和直流誤差的影響是減小微電流測量誤差的主要因素。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仓市| 黄龙县| 桂平市| 江山市| 沁源县| 浠水县| 公主岭市| 虎林市| 五莲县| 平湖市| 弥勒县| 柯坪县| 江油市| 水城县| 宜都市| 敦化市| 涡阳县| 邢台县| 磴口县| 永仁县| 方正县| 迭部县| 龙海市| 泾源县| 浮梁县| 定西市| 余庆县| 孟连| 平和县| 洛扎县| 衡水市| 红安县| 榆林市| 门头沟区| 江山市| 浙江省| 咸丰县| 永泰县| 永兴县| 莱芜市| 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