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巨頭搶奪OLED印刷技術先機: 預期五年內量產

        巨頭搶奪OLED印刷技術先機: 預期五年內量產

        作者: 時間:2017-02-0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2月6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和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合肥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公司簽署了《合肥打印項目投資協議》。項目內容是建設技術平臺,該平臺總投資額約為10億元,項目資金主要用于新增打印、蒸鍍等設備費用及開放與運營費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2/343787.htm

          除了,TCL、三星、LG等也積極布局印刷技術。就在1月22日,廣東省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成立,由華星光電和天馬微電子等合資的廣東聚華印刷顯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聚華公司”)參與其中。在2017年,三星和LG也將啟動示范產線。

          彩電企業在站隊和量子點兩大派別的同時,對背后的屏幕印刷技術達成了統一戰線。所謂打印OLED技術,簡單來說是指讓OLED屏像印刷紙張一樣進行生產,針對的是電視等大尺寸屏幕。對比現在的蒸鍍技術,新型的印刷技術可以極大地減少成本,實現大尺寸屏幕的量產。

          但是距離“像報紙一樣打印”還存在許多技術關卡,現在還處于初起步階段,群智咨詢副總經理李亞琴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打印技術還有很多的難點需要克服,主要問題在于打印工藝中最關鍵的設備還無法量產。”

          像印報紙一樣制造顯示屏

          細分來看,OLED印刷技術主要分為噴墨印刷(inkjetprinting)和絲網印刷 (screenprinting)兩種。根據目前中、日、韓三國企業的技術路線,基本集中在噴墨印刷這一類型。

          并未透露技術詳情,但表示本次投資建設打印 OLED 技術項目,可以提高公司面向中大尺寸AMOLED 顯示產品的技術開發和量產技術驗證能力。同時,有利于儲備先進技術,爭取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主動權。此前,京東方就已經投資購買了噴墨打印設備,研發OLED印刷制備技術。

          TCL更是頻頻出手鞏固產業鏈的上游端,成立聚華公司后,與美國杜邦、日本住友化學、日產化學及美國柯狄等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些合作伙伴將支持聚華在印刷OLED技術開發中的材料以及工藝需求,為聚華量身定制相關研發設備。

          2016年再出一招,聚華公司又與液晶材料提供商德國默克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其中,默克將提供噴墨印刷用OLED墨水材料及印刷工藝,聚華將提供印刷OLED研發平臺。2017年初,廣東省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的成立為研發添磚加瓦,在TCL集團(3.520, 0.02, 0.57%)董事長李東生看來,未來3-5年內,將在印刷技術上做出突破。

          日本JOLED公司也于去年宣布試驗全球首款采用“印刷式”技術的中尺寸OLED面板產品,并計劃在2018年下半年進行量產。

          與此同時,韓系的三星和LG也在近兩年積極引進噴墨印刷制程,他們的規劃是在2017年開始啟動示范產線,提升OLED顯示器產能。若產線順利啟動,將加速OLED產品的普及。

          量產還需要時間

          面對未來的顯示產業中,各家公司鉚足勁攻克技術難題。盡管目前在OLED量產上國內公司還無法和三星、LG比肩,但是在印刷技術上,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并且達成了較一致的共識。面對大尺寸OLED顯示器市場,傳統的蒸鍍技術存在成本和工藝的瓶頸。就成本而言,蒸鍍和封裝設備、發光材料都價格不菲;技術細節上,OLED的制作工藝不具備標準化,良品率也受影響。

          而新型的印刷技術有望解決以上困擾,使得成本大幅降低、延長OLED材料壽命、提高大尺寸屏幕的良品率。

          OLED印刷技術被如此看重,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一技術與未來的柔性顯示息息相關。“像印報紙一樣制造顯示屏”似乎已成為聚華公司的標語,以及業界對于顯示業的期待。

          彼時,印刷技術除了可以印刷大尺寸的OLED屏、也可以批量印刷量子點屏幕。因為在噴墨印刷工藝成熟之后,量子點材料的印刷可以借此實現,只需將OLED墨水換成QLED(量子點材料)的墨水。

          OLED印刷技術對于電視等大屏意義重大,但是現在產業還未成熟,也面臨重重困難。聚華公司總經理付東就表示,以新技術生產大尺寸OLED屏,需要在8.5代以上噴墨印刷設備、可溶性OLED材料及墨水、噴墨印刷技術、薄膜封裝技術、氧化物TFT背板技術以及驅動補償技術等等,實現全產業鏈的突破。

          這也是面板制造商要與上下游縱深結合的原因,率先在技術上突圍則可在下一代顯示產業中占領重要陣地。中國自主生產的OLED電視面板已經由京東方完成,但是量產還在進一步規劃中,原材料的主動權還是掌握在LG等韓系企業手中。能否彎道超車,印刷技術是一大看點。

          李亞琴向記者介紹稱:“京東方在印刷技術積累比較薄弱,目前各公司的打印技術還不夠成熟,沒有可以量產的設備,韓國廠商也沒有更多的經驗。”

          在她看來,TCL預計2020年產業化是比較理想的計劃,除了設備外,印刷技術的工藝、良品率也是難點,沒有量產經驗,還有很多功課需要學習。



        關鍵詞: OLED 京東方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呼图壁县| 龙门县| 合江县| 体育| 慈利县| 恩施市| 科尔| 平度市| 民乐县| 定陶县| 腾冲县| 宁强县| 伊金霍洛旗| 新宁县| 驻马店市| 芜湖县| 巫山县| 含山县| 阜宁县| 阳原县| 拜城县| 钟祥市| 腾冲县| 黔西县| 微山县| 台东县| 邹平县| 晋宁县| 正蓝旗| 松潘县| 社会| 徐汇区| 曲靖市| 和平区| 集安市| 三穗县| 延川县| 嘉黎县| 宜兰县|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