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互聯網電視滲透率超八成 盈利模式缺失成硬傷

        互聯網電視滲透率超八成 盈利模式缺失成硬傷

        作者: 時間:2017-02-05 來源:通信信息報 收藏
        編者按:傳統電視走向沒落已成定局,智能電視正摧枯拉朽般席卷整個彩電市場,國產互聯網電視或成為最大贏家,但在中國電視市場趨于飽和的當下,互聯網電視要搶奪存量市場難度巨大,單純依靠線上渠道和低價策略難以久持,如何發展軟件業務,構建產品生態鏈或成為突圍關鍵。

          日前發布的《2016-2017電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彩電市場互聯網電視滲透率達到84.7%,已成消費標配。國產互聯網電視已占據全球半壁江山,用戶消費習慣漸趨成熟,似乎互聯網電視的春天就在眼前。低門檻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促成了互聯網電視的火爆,各方廠商紛紛入局。然而伴隨著銷量的上升,利潤卻一直走著下坡路。在中國電視市場趨于飽和的當下,互聯網電視要搶奪存量市場難度巨大,單純依靠線上渠道和低價策略難以久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2/343574.htm

          國產互聯網電視迎大爆發

          一場風暴正在席卷中國彩電市場。奧維云網的《2016年彩電行業運行情況》報告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彩電市場在全球彩電出貨量下滑的背景下逆勢增長,2016年全年彩電零售規模歷史性突破5000萬臺大關。

          傳統電視走向沒落已成定局,正摧枯拉朽般席卷整個彩電市場,而國產互聯網電視或成為最大贏家。日前發布的《2016-2017電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彩電市場互聯網電視滲透率達到84.7%,已成消費標配。而據IHS 2016年Q1-Q3 全球互聯網電視數據顯示,中國品牌占有全球42%多的出貨量,幾乎占據半壁江山。2016年上半年,品牌在整個電視市場的零售額占比升至16%,增長強勁。

          從用戶的消費習慣和傾向上看,互聯網用戶大數據研究顯示,互聯網電視用戶日均在線時長接近5個小時,在線視頻點播已經成為用戶看電視的第一選擇,占用戶看視頻時長的68%以上,電視用戶越來越傾向用網絡來觀看電視,用戶消費習慣已基本養成。預計到2016年底,國內視頻網站付費用戶將突破4000萬,達到80%的增長率。

          可以看出,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走向沒落的電視行業也不可避免的進行著自救,互聯網和電視合體或許缺乏創意,但卻實實在在的讓整個電視行業在向谷底滑落的過程中見到了轉機。

          互聯網電視競爭力何在?

          互聯網電視緣何能夠迅速崛起?這不僅是互聯網電視核心競爭力提升的結果,也是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彩電無法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的必然。

          互聯網電視門檻低使得多元化資本入局參與競爭。主要芯片廠商推出的“一攬子打包解決方案”是導致互聯網電視門檻降低的主要原因。這給幾乎沒有任何與制造電視技術相關的互聯網廠商提供了機會。樂視、小米、優酷等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推出自己的互聯網電視產品。另一方面,國產互聯網電視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是國產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除了互聯網電視本身的“基因”優勢外,低價競爭模式和個性化的內容選擇也成為消費者選擇智能電視的重要因素。藝恩的《2015中國視頻行業付費研究報告》顯示,付費模式正在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視頻網站付費用戶數達2200萬,預計到2016年底將突破4000萬,增長率高達80%的。相比PC端,智能電視用戶付費意愿更強,也成為付費用戶增長的主力群體。

          智能電視雖然起步晚,但是憑借電視原本地普及程度和換機需求。智能電視打開了用戶與互聯網之間的新入口,開辟了“客廳經濟”的新時代。

          賠錢賺吆喝日子何時休?

          隨著智能電視走進千家萬戶,互聯網電視銷量節節攀升,但賠本賺吆喝的現象卻始終如影隨形。這成為智能電視行業華麗外表下的一道傷疤。究其原因,低價競爭雖蠶食傳統廠商份額,但互相壓價也降低了自身的盈利空間,令企業盈利難度劇增。價格戰畢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長期的低價競爭必然不能保證智能電視行業的健康成長。

          智能電視還將面臨來自“小屏”的威脅。電視和手機畢竟不同,更新換代頻率不高,必須不斷挖掘存量市場。用戶體驗方面,智能電視糟糕的卡頓、搜索、輸入體驗無法匹敵手機、平板與PC。

          此外,智能電視在內容定制化和推薦等方面也存在同質化問題。對消費者來說,購買哪個品牌互聯網電視,差別不大,用戶體驗幾無二致。在硬件成本相近的情況下,價格戰也就變得難以避免。

          在中國電視市場趨于飽和的當下,互聯網電視要搶奪存量市場難度巨大,單純依靠線上渠道和低價策略難以久持。當下單純賣硬件已很難賺到錢,如何發展軟件業務,構建產品生態鏈成為突圍關鍵。

          雖然當前國內智能電視市場發展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隨著內容生態豐富,以及消費付費習慣的進一步養成,智能電視的市場潛力或在不久的將來噴薄而出。



        關鍵詞: 海信 智能電視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嘉黎县| 武义县| 凤翔县| 武冈市| 呼伦贝尔市| 甘谷县| 安远县| 木兰县| 蒙山县| 长岭县| 婺源县| 社会| 讷河市| 西吉县| 耿马| 抚顺县| 日照市| 丰城市| 奉化市| 余姚市| 五原县| 碌曲县| 孝昌县| 江西省| 台东市| 营山县| 盐城市| 木里| 屏山县| 佳木斯市| 石泉县| 锦州市| 宜良县| 克东县| 岳阳县| 静宁县| 玛纳斯县| 金门县| 崇州市|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