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中弱信號檢測技術研究--EIT 中弱信號檢測理論
同步累積器的原理框圖如圖2.5所示:
其中V 1(t)為輸入信號,V 2(t)為與V 1(t)周期相同的參考信號,同步開關受V 2(t)
產生的控制信號控制,保證V 1(t)在累積器中同相的累積起來。
要保證做到同相累積,則要根據不同的被檢測信號波形,確定不同的參考信號。在實際應用同步累積法的時候,必需滿足以下條件:信號應為周期信號,有適當的累積器,能做到同相累積。
2.3.4雙路消噪法
雙路消噪法的原理是利用兩個通道對輸入信號進行不同的處理,然后設法消去共同的噪聲,最后得到有用的信號。如圖2.6所示。
假設輸入信號頻率為f 0的正弦波,并混有強的噪聲,將其送入上下兩個通道。進入上通道的信號經過放大器后,再經過一個中心頻率為f 0的窄帶帶通濾波器,變成正弦波加窄帶噪聲,這個信號通過正向檢波積分后輸出一個正極性直流電壓,上面疊加了隨機起伏的成分。進入下通道的信號經過放大器后,再經過一個中心頻率為f 0的帶阻濾波器或陷波器,于是正弦波被濾掉,剩下噪聲。噪聲通過負向檢波積分器后,輸出一個在某個負電平上下隨機起伏的電壓量。上下兩通路各自檢波積分后的輸出同時送給一個加法器,于是正負極性的噪聲電平要抵消一部分,剩下很小的起伏電壓,從而使得輸出信噪比得到提高。加法器出來的信號,最后再通過一個閾值電路進行計數。加法器通常可以做成可調,使得無正弦波而僅有噪聲時,加法器的輸出略為正,但是不超過閾值電路的閾值電平,因而計數器通常無計數。但考慮到加法器輸出的電壓有起伏,所以,有時會有高于閾值的脈沖電壓通過閾值電路產生本底計數,但由于噪聲的統計性,本底計數的次數在某個一定的時間內t是一個恒定值,可以通過實驗測出這個時間t.如果輸入信號中有正弦波存在,那么在這個時間t內的計數就會增加。所以,通過觀察t時間內計數的變化,就可以判斷正弦波信號是否存在。
由于信號與噪聲性質完全不同,信號一般為變化規律的量,而噪聲是一些隨機量,滿足統計規律。根據這個條件,可以采用雙路消噪法進行信號檢測。當隨機性的噪聲從兩路到達加法器時,噪聲極性正好相反,經過加法器相加后把噪聲消除。只有少數噪聲才通過閥值電路而產生本底計數。根據統計規律,本地計數時間較長時為恒定值,可以先測出其值,然后從總計數中把它減掉,得到信號計數。
但是這種方法只能檢測到微弱的正弦信號是否存在,而不能復現其波。
2.3.5窄帶濾波法
窄帶濾波法的原理是利用信號的功率譜密度較窄,而噪聲的功率譜相對很寬的特點。利用一個窄的帶通濾波器,將有用信號的功率提取出來。由于窄帶通濾波器只讓噪聲功率的很小一部分通過,而濾掉了大部分的噪聲功率,所以輸出信噪比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假若噪聲為白噪聲,其功率譜密度為常數N 0,K v為窄帶濾波器的增益,讓白噪聲通過一個帶寬為B=f 2 -f l的濾波器后,輸出噪聲電壓的均方值為:
上式可看出:噪聲輸出總功率與系統的帶寬成正比,能夠通過減小系統帶寬來減小輸出的白噪聲功率。即通頻帶越越窄,噪聲電壓均方值越小,抑制噪聲的能力越強,從而達到信號檢測的目的。
假若噪聲為1/f噪聲,通過與上述相同的系統之后,其輸出噪聲即由1/f噪聲產生的輸出噪聲功率為:
上式可看出:通過減小通頻帶B來減小輸出端的1/f噪聲功率。
窄帶通濾波器的實現方式很多。常見的有雙T選頻,LC調諧,晶體窄帶濾波器,鎖定放大器和取樣積分器等。其中雙T選頻可以做到相對帶寬等于千分之幾左右,晶體窄帶濾波器可以做到萬分之幾左右。即使這樣,這些濾波器的帶寬還是較寬,因為這種方法不能檢測深埋在噪聲中的信號,通常它只用在對噪聲特性要求不是很高的場合。
窄帶濾波法能減少噪聲對有用信號的影響,濾除通頻帶以外的噪聲,提高信號的信噪比。但是,由于濾波器的中心濾波頻率不穩定,不能滿足更高的濾除噪聲的要求。此外,若信號極其微弱,淹沒在噪聲之中,那么窄帶濾波器的輸出信號雖然噪聲電壓均方值小了,信噪比也提高了,但是微弱信號仍然被噪聲所淹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