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電子產品輻射發射的抑制

        電子產品輻射發射的抑制

        作者: 時間:2017-02-06 來源:網絡 收藏
        一、 序言

        電子電氣設備在正常工作時,同時向周圍空間輻射電磁騷擾,可能影響其它設備的工作。為此很多國家標準都規定了對電磁發射的測量方法和限值,例如GB9254、GB4824、GBl3837等分別規定了信息技術設備、工科醫設備、電子測量儀器、聲音和電視廣播接收機等設備的輻射發射限值。在輻射發射測量中很多設備的騷擾場強往往在某些頻率段超過限值,因此制造商迫切需要了解超標的原因以及應采取的措施。通常設備的輻射發射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設備內部的電磁能量通過機箱泄漏;另一部分是設備的連接線作為天線輻射電磁能量。以下將分別進行討論。

        二、電子產品輻射的泄漏途徑和抑制

        1、通過機箱的泄漏

        設備內的元器件、集成片、印刷電路板的走線、有信號電流經過的地方都可能向周圍空間輻射電磁能量,頻率越高就越容易產生電磁輻射。如果設備采用非屏蔽機箱,則這些電磁能量就直接傳遞到設備外部空間。如果設備采用金屬機箱,或在塑料機箱內噴涂一層金屬作為屏蔽層,則電磁能量可能會被限制在設備內部,限制的程度取決于機箱的屏蔽效能。薄薄的一層完整金屬具有很高的屏蔽效能,但是如果上面有較大的孔或較長的縫隙,則屏蔽效能就會大大下降,產生電磁能量泄漏。根據電磁場理論,這些孔縫相當于一個二次發射天線,當這些孔縫長度等于半波長的整數倍時,漏泄能量最大。對于固定的孔縫長度,頻率越高,泄漏越嚴重。一般要求孔縫長度應為:1<λ/20(商用設備,屏蔽效能20dB)或1<λ/50(軍用設備,屏蔽效能28dB),λ為設備內可能輻射的最高頻率的波長。如設備內工作信號是數字脈沖,或者由于開關瞬態操作產生脈沖噪聲,則應該考慮的輻射發射最高頻率為1/(π),其中是脈沖的上升時間,或者為10倍的時鐘頻率。

        判別設備的輻射騷擾是否主要由機箱泄漏引起,可把設備連接線拆除,然后再測量輻射騷擾場強。如果加和不加連接線對測量結果沒有明顯影響,說明機箱泄漏起主要作用。這時可用近場磁場探頭(例如HP 11940A)沿孔縫移動,尋找泄漏點。探頭接頻譜分析儀,可觀察不同頻率的泄漏情況。如果在某個縫隙發現較大的泄漏場強,可臨時在該處貼一條金屬導電帶,該金屬帶應與機箱的金屬面有良好的導電搭接。如果輻射場強明顯減小,則說明泄漏位置尋找正確,在今后的設計中要加以改進,使縫隙尺寸滿足要求。例如添加導電襯墊、采用波導設計、縮短連接螺絲的間距等等。

        如果機箱必須是非金屬的,則應該用近場探頭探測設備內的元器件、走線等,找出輻射源,采取相應措施,例如元器件屏蔽、印刷板布線時盡量減小電流環路面積等。

        2、設備連接線的輻射

        在輻射發射測試中經常發現當設備加上I/O線、控制線等連接線以后,在有些頻率段輻射場強就有很大提高,即使連接線終端沒有加負載也是如此。這時連接線就變成了天線,向外發射電磁能量。以下對這種輻射的機理進行分析。

        2.1 差模電流輻射和共模電流輻射

        連接線上流過高頻電流時才能向外發射電磁能量。電流的傳輸有兩種方式:共模方式及差模方式。一對導線上如果流過差模電流,則兩條線上的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般有用信號都是差模電流。一對導線上如果流過共模電流,則兩條線上的電流方向相同。騷擾電流在連接線上既可以差模方式出現,也可以共模方式出現。如果連接線終端沒有加負載,連接線上就沒有差模電流存在,只有共模電流,其產生的輻射稱為共模電流輻射。如果連接線終端是有負載的,則可用電流鉗來判斷是否存在共模電流。電磁兼容使用的電流鉗一般具有較寬的頻帶。把電流鉗卡在導線對上,電流鉗測得的信號連接到頻譜儀上,頻譜儀上顯示的則是導線對上的共模電流。導線對上的差模電流在電流鉗中產生的磁通互相抵消,所以不會有顯示。 連接線作為天線發射電磁騷擾,主要是以共模電流輻射形式。因為傳輸有用信號的導線對常常是緊靠在一起的,而且經常使用雙絞線,所以差模電流在周圍空間產生的輻射場往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從而相互抵消。而導線對中兩根導線上的共模電流產生的輻射場則相互迭加。如果在計算機常用的扁平饋線中抽取相鄰的兩根導線,線長1米,導線對上分別加以共模和差模電流,在離導線對3米處按GB9254規定測量騷擾場強。實驗表明如果該處場強要達到B類設備的限值(30"230 MHz時為40 dBμV/m),則差模電流要求為20 mA,而共模電流只要8 μA,兩者相差2500倍。由此可見,共模電流輻射的抑制是非常重要的。

        2.2共摸電流輻射的基本驅動模式

        共模電流輻射實際上都是由差模源(有用信號源)驅動產生的,可大致分為兩種基本驅動模式:電流驅動模式和電壓驅動模式。

        1)電流驅動模式

        圖1是電流驅動模式的示意圖。圖1(a)中UDM是差模電壓源,設備內部有很多這樣的源,例如各種數字信號電路、高頻振蕩源等等,ZL為回路負載,IDM為回路負載的差模電流,該電流流過AB兩點間的回流地(例如印制板的地線),回到差模源。如AB間存在一定的電感LP,則產生壓降為






        這里UCM就是產生共模輻射的驅動源。要產生輻射,除了源以外還必須有天線。這里的天線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由A點向左看的地線部分,另一部分是由B點向右看的地線部分和外接電纜。其組成的輻射系統的等效電路如圖1(b)所示,這實際上是一付不對稱振子天線。流過天線的電流即為共模電流,可用下式表示




        由于共模電流ICM是由差模電流IDM產生的,所以這種模式稱電流驅動模式。以下舉二例說明電流驅動產生的共模輻射。

        例1:在印制電路板上為了把數字部分和模擬部分隔離,常把地分割成數字地和模擬地。如果這兩部分之間有信號聯系,如圖2所示,并且數字地和模擬地的連接部分AB比較細長,存在一定電感,則差模電流IDM將在AB連接線的電感上產生共模驅動電壓源,從而引起共模輻射,天線一部分是數字地,另一部分是模擬地和外接地線。

        例2:印制電路板的地通過接地導線與機殼相連,如圖3所示。印制板上有信號線與機殼貼近,于是差模源VDM通過分布電容C耦合到機殼上,引起差模電流,該電流通過機殼和接地線又回到印制板的差模源。如果接地線存在一定的電感L,則差模電流在L上產生電壓降VCM,成為共模驅動電壓,從而引起共模輻射。這時天線的一部分是外接地線,另一部分是機殼。這種輻射常發生在以下情況,例如設備內部的地址線、數據線等扁平電纜貼近機殼,分布電容較大,印制板和機殼之間的連接線細長或接觸不良等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電磁兼容輻射抑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湘潭县| 三原县| 高尔夫| 上杭县| 绥化市| 蓬溪县| 开封市| 错那县| 定州市| 凌海市| 兰考县| 红原县| 昭通市| 玛曲县| 兴海县| 弥勒县| 得荣县| 堆龙德庆县| 明溪县| 内黄县| 江山市| 乌鲁木齐县| 星座| 哈巴河县| 南丹县| 黄山市| 和林格尔县| 五河县| 普兰县| 安福县| 富川| 德庆县| 崇明县| 甘谷县| 邵阳县| 营山县| 永靖县| 石林| 方正县|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