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業界動態 > 通過DNA遺骸研究:揭秘人類史上最黑暗篇章

        通過DNA遺骸研究:揭秘人類史上最黑暗篇章

        作者: 時間:2017-01-24 來源:中國科學報 收藏

          祖先的聯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3267.htm

          對奴隸貿易進行研究可能還會重塑人們如何思考這些貿易留下的問題。“對我們來說這是非常私人化的事情。”美國華盛頓特區霍華德大學生物人類學家Fatimah Jackson說,“它不僅僅是古,還是潛在祖先的古。”盡管通過DNA檢測將原來的奴隸與其現在的后代聯系起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Jackson表示,遺傳物質的存在本身就承載著力量。“古DNA研究讓我們與歷史連接,包括那些好的與不好的歷史,并與我們自己的身份承接。”

          Pearsn擔心,在Rupert峽谷的發掘會在島上的居民(被稱為圣徒)中引發敵意回應,他們中很多人是此前奴隸人群的后代,此外還有中國的合同工和英國的定居者。

          “我認為我們會有可怕的麻煩,他們的后代會來質問‘你們怎么對我們做這樣的事?’”他說。但實際上并無人質問。“我認為人們可能選擇不強調他們的黑人傳承,所以它就這樣被丟失了。”

          盡管圣赫勒拿機場已經建成,但其被風吹過的跑道仍未看到任何定期航班,或許它永遠不會看到。而獲得自由的奴隸遺骸的命運也同樣難以確定。

          1864年,Rupert峽谷迎來了一艘船送來的最后6名被釋放的奴隸,這艘船只如此破舊,英國皇家海軍選擇讓其沉沒。難民營也在1867年解散。

          史學家對攔截及起訴奴隸貿易者的運動持矛盾觀點。但它可能加速了巴西和古巴交易性奴隸貿易的終結。但被英國海軍釋放的奴隸最終離開圣赫勒拿島之后可能會思考他們的命運——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勞作或是加入其他種族的戰爭僅僅是他們被奴役的延伸。

          對于那些留在島上的人來說,數百名獲得自由的非洲人最終融入了圣赫勒拿當地人群。1881年的一份統計顯示,有77人的出生地寫著“西非海岸”。

          他們的生活很難想象——從祖國剝離,從奴役中解放,但卻留在了偏遠的島上。自由但卻被放逐。一張世紀之交的照片記錄了他們中的5人:3名坐著的女性和兩名男性,他們都在救濟院生活。“兩名男性盡管年過70,仍然能夠賺取一點錢財,而三名女性都很無助,幾乎失明。”當時的一段文字說明如是寫道。他們在大約半個世紀之前乘海軍船“獨眼巨人”號到達這里。這是圣赫勒拿島被釋放的奴隸所拍攝的最后一張照片,不過DNA分析很快或將提供另一張照片。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DNA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若尔盖县| 喀喇| 通山县| 通化市| 庆城县| 固镇县| 博白县| 垣曲县| 临漳县| 虹口区| 甘南县| 百色市| 揭阳市| 远安县| 湖州市| 盖州市| 怀仁县| 梨树县| 冀州市| 昌都县| 成都市| 扎鲁特旗| 绥芬河市| 辽源市| 台江县| 稷山县| 安顺市| 北安市| 任丘市| 安阳市| 革吉县| 历史| 大同市| 抚顺县| 顺昌县| 蕉岭县| 金塔县| 满洲里市| 东宁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