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北斗二號導航衛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北斗二號導航衛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作者: 時間:2017-01-11 來源:科學網 收藏

          “中國要成為航天強國,衛星導航系統是‘標配’,是必須要有的‘利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2754.htm

          1月9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北斗二號衛星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節點上,北斗二號衛星工程原副總設計師、北斗系統高級顧問李祖洪對記者作出了上述表述。

          四個“第一”

          北斗二號衛星工程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承前啟后的關鍵一步,其任務是建成覆蓋我國及亞太地區的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軍隊建設急需,保障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

          工程自2004年8月立項以來,歷時8年完成研制建設,建成了由14顆組網衛星和32個地面站天地協同組網運行的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并于2012年12月正式向我國及亞太地區提供導航、定位、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服務區內系統性能與國外同類系統相當,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

          全國300多家單位、8萬余名科技人員參加了研制建設工作。如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從承擔北斗一代、二代設備研制任務至今已有近十年,是中科院承擔任務最多的單位之一。上海天文臺主要承擔了信息處理系統、時間頻率系統和激光測距系統的研制任務。同時,成功開展了北斗衛星的星地激光時間比對測量,獲得了高精度測量數據,圓滿完成了衛星激光時差測量儀研制項目。在2012年,上海天文臺研制的系統參加了我國衛星導航系統的聯調聯試工作,保證了我國導航系統的正式開通服務。2013年,上海天文臺獲得了北斗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也成為本次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獎單位。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在北斗任務中承擔了系統時間溯源、GNSS時差監測、時間頻率體系及原子鐘研制等多項關鍵技術攻關任務,在北斗系統的建設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成為本次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獎單位。

          北斗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助理郭樹人認為,工程實現了國際衛星導航領域和我國航天領域的多個首創,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獨具中國特色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

          “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取得了‘四個第一’。”他說,“一是國際上第一個多功能融為一體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二是我國第一個與國際先進系統同臺競技的航天系統,三是我國第一個面向大眾和國際用戶服務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四是我國第一個復雜星座組網的航天系統。”

          然而,這些“第一”的取得談何容易。北斗二號的創新是為實用而創新,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從設計到產品,各個環節的都有大量空白等待填補。

          “北斗就是要打‘中華牌’”

          北斗二號衛星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楊慧還記得,當年他們去國外求購一臺星載銣原子鐘時,卻被對方告知“如果你們買了,伽利略(注:歐洲研制的衛星導航系統)就不買了。你們能不能等他們先挑完了再來?”

          這件事讓楊慧感到深深的恥辱。星載原子鐘被稱為導航衛星的“心臟”,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核心技術。該技術之前僅為少數西方國家所掌握,在我國屬技術空白,能否突破關乎北斗系統建設的成敗。楊慧感到,在這些“卡脖子”的關鍵產品、關鍵技術上,中國只能憑借自己的力量實現國產化。

          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在這個困難時刻挺身而出。該所研究人員對星載銣原子鐘一系列關鍵技術開展攻關,對原子鐘精度、小型化、壽命、可靠性和衛星環境適應性的研究取得系統化成果。

          武漢物數所研制的星載銣鐘產品,性能指標與美國GPS系統的同期技術相當,居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批量用于北斗衛星,為北斗系統如期建成和運行服務發揮了關鍵作用。該成果使我國星載原子鐘技術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突破了北斗系統工程的技術瓶頸,對提升我國原子鐘和空間技術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在星載原子鐘方面的貢獻,武漢物數所也成為本次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獎單位,團隊負責人梅剛華成為獲獎個人。

          “國產化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一大閃光點。”李祖洪說,“我們北斗就是要打這張‘中華牌’。”

          從區域走向世界

          如今,隨著北斗二號衛星工程建設的圓滿完成,中國從根本上擺脫了對國外衛星導航系統的依賴,徹底掌握了時空基準控制權、衛星導航產業發展主動權、國際規則制定話語權,為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為我國服務國際社會的公共產品,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代表中國的一張“國家名片”。目前,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可服務50多個國家、30多億人口,成為聯合國確認的四大核心供應商之一。

          根據北斗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在確保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穩定運行,推進系統應用的同時,團隊正在按計劃實施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2015年以來已成功發射5顆新一代衛星和2顆區域服務備份衛星,2016年已完成新一代衛星試驗驗證,基本固化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狀態。

          郭樹人介紹,北斗三號衛星工程計劃在2018年前后,完成約18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形成全球服務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二號建設運行的12年來,我們團隊付出了很多,這次能夠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是國家對我們過去工作的一種肯定。”李祖洪說,“這個榮譽也會激勵著北斗團隊繼續努力,把北斗三號建好,通過彎道超車,實現國際領先。”



        關鍵詞: 北斗導航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城市| 阿鲁科尔沁旗| 建昌县| 南华县| 离岛区| 长泰县| 山阳县| 阿拉善右旗| 晴隆县| 行唐县| 大丰市| 嫩江县| 盱眙县| 吉林市| 绥棱县| 天祝| 渭南市| 梁平县| 宜阳县| 阿巴嘎旗| 囊谦县| 南汇区| 罗源县| 张北县| 鄯善县| 黄冈市| 古交市| 年辖:市辖区| 象州县| 阳城县| 孟州市| 丰县| 光泽县| 兴海县| 博兴县| 石首市| 北海市| 察雅县| 罗江县| 文昌市|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