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十光子糾纏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十光子糾纏

        作者: 時間:2016-12-29 來源:中國科技大學 收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陸朝陽、陳宇翱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通過兩種不同的方法制備了綜合性能最優的糾纏光子源,首次成功實現糾纏,打破了之前由該研究組保持了多年的八光子紀錄,再次刷新了光子糾纏態制備的世界紀錄。成果以“編輯推薦”的形式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和美國光學學會Optica上,并被美國物理學會“物理”網站和《自然》雜志研究亮點欄目報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2235.htm

          多粒子糾纏操縱作為量子信息處理基本能力的核心指標,一直是國際角逐的焦點。能操縱的糾纏光子數目的增加,往往伴隨著指數級增強的量子信息處理能力,伴隨著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的定域實在論之間愈加尖銳的矛盾,但是同時,也伴隨著其實驗實現難度的不斷挑戰。瞄準這一戰略性目標,潘建偉和同事首次實現并一直保持著多光子糾纏態的世界紀錄,并系統性地應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多個研究方向,成為國際上多光子糾纏領域的開創者和引領者。

          2012年,潘建偉小組首次實現了八光子糾纏,并成功將該技術應用于拓撲量子糾錯和百公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相關成果入選了《自然》雜志年度十大科技亮點。之后,對糾纏的操縱就自然地成為了量子信息領域的下一個重大目標。通過多年的探索,潘建偉小組利用兩種不同的技術途徑制備了收集效率、保真度和光子全同性這三個綜合性能國際最優的脈沖糾纏光子源,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純糾纏和可提純糾纏態的實驗制備和嚴格驗證。這一成果將可應用于大尺度量子信息技術,表明我國在國際上繼續引領多光子糾纏和干涉度量的研究。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十光子糾纏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十光子糾纏


        關鍵詞: 十光子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口县| 马公市| 阿瓦提县| 贵定县| 雅江县| 嫩江县| 探索| 凭祥市| 两当县| 平邑县| 安塞县| 启东市| 丰台区| 澎湖县| 新平| 阳高县| 托克托县| 鄂托克旗| 吉木乃县| 轮台县| 聂拉木县| 德阳市| 石城县| 长治县| 富宁县| 内黄县| 且末县| 巴南区| 邢台县| 喜德县| 涞水县| 洛宁县| 铜川市| 琼中| 安远县| 珠海市| 姚安县| 祁连县| 苗栗县| 桃园县|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