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TN技術的城域傳送網業務發展策略研究
IP化的TD基站相較于TDM基站業務,最明顯的區別就在于其采用了FE/GE接口,其業務流對PTN設備具有開放性和可見性。因此,PTN設備能夠通過VLAN對每一條業務流進行分類、監管和控制,為各種業務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RNC 按照端口為每個基站分配唯一標識的VLAN ID,RNC下的不同端口允許VLAN重號;PTN設備識別報文的VLAN,并映射進路徑(LSP),VLAN的優先級對應于通道(PW)的EXP域;在PTN網絡中,不同優先級就是不同業務,對PW中的不同優先級采用不同的帶寬控制策略;采用E-Line業務實例進行業務傳送。每基站配置一條路徑(LSP),每路徑一條通道(PW),通過通道的優先級區分業務,從而做到對不同業務采用不同的帶寬控制,3G IP基站業務承載方案組網如圖2所示。
圖2 3G IP基站業務承載方案組網示意圖
(3)PTN E-LAN/E-LINE專線方案
目前,我們城域網中承載的以太專線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出租專線,通道兩端均為客戶側設備;另一類則是CMNET專線接入業務,從客戶側通過PTN網絡接入CMNET匯聚層路由器。
對于出租專線業務,由于其應用場景通常為固定帶寬,且兩端均為客戶側設備,因此運營商并不關心通道上的具體業務內容,只要確保通道兩端QoS配置相同,就能保證端到端的傳送質量,對業務流的控制由用戶設備自行完成。對于CMNET專線接入業務,原有的MSTP接入方式是由傳送網提供一條滿足客戶峰值帶寬的通道,具體的業務分類、流量監管等功能由CMNET匯聚層路由器完成。因此會對傳送網的資源造成極大地消耗,降低帶寬利用率。
從傳送網功能來說,PTN網絡建設完成后,用PTN設備接入客戶側,就可以在接入端口上直接完成分類功能,根據VLAN對用戶業務進行流分類,降低CMNET匯聚層路由器的工作負擔;并且針對每一條業務流制定轉發策略,根據業務優先級提供差異化的傳送服務;在傳送網入口處完成第一次的流量監管,節省傳送網絡資源。以太專線業務承載方案組網如圖3所示。
圖3 PTN E-LAN/E-LINE專線方案組網示意圖
4 結束語
IP化是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面臨技術和網絡轉型期的通信業正在積極跟進相關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動向。PTN網絡首次在傳送網中引入了分組交換的特性,雖然也由此造成了傳送網絡擁塞的可能性,但是通過對于PTN網絡QoS的合理規劃,針對每一條業務流制定有效地轉發策略,能夠把傳送網發生擁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并且根據業務的特性提供差異化的傳送服務,保證用戶體驗。
我們有理由相信,PTN技術在未來的網絡發展中,能夠更好地適應網絡IP化和網絡融合的大趨勢,更好地完成多業務接入和傳送功能,有利于推動城域傳輸網向著統一的、融合的扁平化網絡演進,是各移動運營商組建下一代傳輸網的最佳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