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汽車正撞時后排座椅安全性的CAE分析與改進設計

        汽車正撞時后排座椅安全性的CAE分析與改進設計

        作者: 時間:2016-12-19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31485.htm2.3 帶假人正撞負載試驗CAE分析

        該車后排座椅中間位置的安全帶固定點設置在后排座椅上,發生正面碰撞時如果該位置有乘員佩帶安全帶,座椅可能會因為額外承受乘員的動載荷而出現更大的變形,導致乘員傷害。為提高座椅系統安全性能,企業標準要求:在后排中間位置放置一個HybridⅢ50百分位假人并系上安全帶,加載模擬汽車50km/h實車正面碰撞波形(圖7)進行正撞負載試驗,考核座椅結構強度和假人動態響應。


        圖7 實車正面碰撞波形

        為了充分利用兩種算法的優勢,本文中采用大變形有限元和多剛體耦合方法對帶假人的座椅負載安全性進行CAE分析。假人、安全帶采用多剛體軟件MADYMO建模(HybridⅢ50百分位假人和3點式安全帶),安全織帶采用的是三節點殼單元與1維彈簧單元結合的混合模型,腰帶及肩帶中段為帶寬50mm、厚1.1mm的有限元段帶,兩端分別用1維安全帶單元將背帶連接到座椅上,各段具有相同的織帶特性。在滑環處建立了安全帶滑環單元,摩擦因數設為0.3,模擬肩腰帶在帶扣滑環中上下滑動的效果。耦合計算過程如圖8所示。

        采用LS-DYNA計算座椅各個部件的變形情況;采用MADYMO分析座椅、安全帶對人體的保護作用以及假人傷害響應。耦合計算模型如圖9所示。


        圖9 帶假人正撞負載試驗耦合模型

        座椅靠背變形和假人運動見圖10。安全帶固定在60%靠背上,60%靠背同時受到試驗樣塊的沖擊和安全帶拉力的合力,60%靠背骨架剛度較弱,變形位移超過參考面,未滿足該企業要求。


        圖10 座椅靠背沖擊變形圖

        圖11示出60%靠背嚴重變形區域;圖12為中支架變形前后的對比圖。由圖11和圖12可見,座椅60%靠背上的中支撐板、中支架和下梁變形嚴重。中支架為片狀結構,承載能力較弱。60%靠背不僅產生較大的局部彎曲變形,而且由于下粱扭轉還使靠背出現了整體前翻,最大位移超過了參考面。

        3 改進設計仿真計算及試驗驗證

        分析發現,原座椅結構的中支撐板在受到沖擊時出現較大彎曲變形,導致試驗樣塊的沖擊力和安全帶拉力集中在靠背中間位置,無法傳遞到靠背下部的安裝固定點。仿真結果表明,靠背底板吸能1082J,中支撐板吸能82J,下梁吸能709J,其中剛度較弱的靠背底板集中承受了試驗樣塊和假人的大部分動載荷。因此,正確設計力的傳遞路徑,合理分配部件吸能,可有效提高座椅靠背的結構抗沖擊件。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卢龙县| 积石山| 南澳县| 孙吴县| 会同县| 福海县| 无为县| 中卫市| 沁水县| 公主岭市| 鹤壁市| 宜川县| 分宜县| 怀宁县| 集贤县| 稷山县| 唐山市| 仲巴县| 仁化县| 马鞍山市| 深州市| 泽库县| 独山县| 靖安县| 福州市| 崇文区| 仪陇县| 富锦市| 米泉市| 明溪县| 天峨县| 原平市| 花垣县| 吐鲁番市| 洮南市| 赣州市| 新干县| 永福县| 湛江市| 兴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