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發布電子組裝行業質量基準研究年度報告
此調研報告重點研究了電子制造服務的五大評估指標:生產、質量控制、客戶滿意度、供應商績效、認證狀況等。參與調研的樣本企業為來自美洲、歐洲和亞洲的65個OEMs與EMS企業,年銷售額從1000萬美元到5億美元以上不等。
參與調研的公司還報告了其企業內部采用的電子組裝的測試和檢測方法,如:在線測試(ICT)、制造缺陷分析儀(MDA)、飛針、邊界掃描、自動光學檢測(AOI)、X-ray檢測和最終功能測試;還有測試和檢測的平均結果,如:一次通過率、百萬機會缺陷率(DPMO)和最終檢測合格率。其中,內部合格率還分別按照表面貼裝、波峰焊、選擇性波峰焊等工藝分別提供相關數據,以及對不合格產品進行返工和報廢的平均成本數據。
報告內容中包括的行業生產數據還有印制電路板組件和元器件的平均數值、表面貼裝與通孔元器件的比例、通過的行業質量認證狀況、退貨率和按時交貨率等客戶滿意度指標、PCB與元器件的按時交貨率和拒收率等供應商績效指標。
報告中的數據按照企業規模、區域、產品類型(如剛性板、撓性板、剛性背板、機械組裝、終端產品、線纜/線束、分立布線端子和連接器等)分別列出行業平均值、中位數及比例。
今年的報告中新增了樣本公司產品的最終用戶所在的地理區域以及產品在IPC標準中的分類等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