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CAN總線系列講座第二講——CAN總線的結構

        CAN總線系列講座第二講——CAN總線的結構

        作者: 時間:2016-12-15 來源:網絡 收藏
        一CAN總線拓撲結構

        CAN是一種分布式的控制總線,總線上的每一個節點一般來說都比較簡單,使用MCU控制器處理CAN總線數據,完成特定的功能;通過CAN總線將各節點連接只需較少的線纜(兩根線:CAN_H和CAN_L),可靠性也較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30390.htm

        ISO11898定義了一個總線結構拓撲:采用干線和支線的連接方式;干線的兩個終端都端接一個120歐姆終端電阻;節點通過沒有端接的支線連接到總線;對干線與支線的參數都進行了說明。


        表1干線與支線的網絡長度參數

        CAN-bus位速率

        總線長度

        支線長度

        節點距離

        1Mbps

        最大40m

        最大0.3m

        最大40m

        5Kbps

        最大10Km

        最大6m

        最大10Km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通過CAN中繼器將分支網絡連接到干線網絡上,每條分支網絡都符合ISO11898標準,這樣可以擴大CAN總線通訊距離,增加CAN總線工作節點的數量。


        二CAN總線的節點構成



        CAN總線節點的硬件構成方案有兩種:

        (1)、MCU控制器+獨立CAN控制器+CAN收發器。獨立CAN控制器如SJA10000、MCP2515,其中MCP2515通過SPI總線和MCU連接,SJA1000通過數據總線和MCU連接。

        (2)、帶有CAN控制器的MCU+CAN收發器。目前,市場上帶有CAN控制器的MCU有許多種,如P87C591、LPC2294、C8051F340等。

        兩種方案的節點構成都需要通過CAN收發器同CAN總線相連,常用的CAN收發器有PCA82C250、PCA82C251、TJA1050、TJA1040等。

        兩種方案的節點構成各有利弊:

        第一種方案編寫的CAN程序是針對獨立CAN控制器的,程序可移植性好,編寫好的程序可以方便的移植到任意的MCU。但是,由于采用了獨立的CAN控制器,占用了MCU的I/O資源,并且電路變得復雜。

        第二種方案編寫的CAN程序是針對特定選用的MCU,例如LPC2294。程序編寫好后,不可以移植。但是,MCU控制器中集成了CAN控制器單元,硬件電路變得簡單些。



        關鍵詞: CAN總線系結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安庆市| 大厂| 清原| 广汉市| 龙门县| 绥宁县| 宝山区| 略阳县| 农安县| 奉节县| 长春市| 金寨县| 大新县| 丁青县| 巴楚县| 曲松县| 汉源县| 镇雄县| 长岛县| 桦甸市| 秦安县| 昆明市| 平潭县| 文成县| 维西| 湘阴县| 台安县| 威信县| 抚远县| 福泉市| 辽中县| 徐闻县| 阿鲁科尔沁旗| 涪陵区| 湟源县| 锦州市| 东港市| 铜陵市| 六安市|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