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DIF總線協議
S/PDIF基本上是以AES/EBU(也稱為AES3)專業用數字接口為參考然后做了一些小變動而成的家用版本,可以使用成本比較低的硬件來實現數字訊號傳輸。為了定制一個統一的接口規格,在現今以IEC 60958標準規范來囊括取代AES/EBU與S/PDIF規范,而IEC 60958定義了三種主要型態:
- IEC 60958 TYPE 1 Balanced ─ 三線式傳輸,使用110 Ohm阻抗的線材以及XLR接頭,使用于專業場合
- IEC 60958 TYPE 2 Unbalanced ─ 使用75 Ohm阻抗的銅軸線以及RCA接頭,使用于一般家用場合
- IEC 60958 TYPE 2 Optical ─ 使用光纖傳輸以及F05光纖接頭,也是使用于一般家用場合
事實上,IEC 60958有時會簡稱為IEC958,而IEC 60958 TYPE 1即為AES/EBU(或著稱為AES3)接口,而IEC 60958 TYPE 2即為S/PDIF接口,而雖然在IEC 60958 TYPE 2的接頭規范里是使用RCA或著光纖接頭,不過近年來一些使用S/PDIF的專業器材改用BNC接頭搭配上75 Ohm的同軸線以得到比較好的傳輸質量,下表為AES/EBU與S/PDIF的比較表。
IEC958使用的編碼方法
IEC958在傳輸數據時使用雙相符號編碼(Biphase Mark Code),簡稱BMC,屬于一種相位調制(phase modulation)的編碼方法,是將時鐘訊號和數據訊號混合在一起傳輸的編碼方法。
其原理是使用一個兩倍于傳輸位率(Bit Rate)的時鐘頻率做為基準,把原本一位數據拆成兩部份,當數據為1的時后在其時鐘周期內轉變一次電位(0->1或1->0)讓數據變成兩個不同電位的資料,變成10或01,而當數據為0時則不轉變電位,變成11或00。同時每一個位開頭的電平與前一個位結尾電平要不同,這樣接收端才能判別每一個位的邊界,如下圖所示。
IEC958通信協議架構
S/PDIF與AES/EBU主要是做為傳遞PCM格式的信號,例如48kHz的DAT以及44.1kHz的CD,不過現在也有用來傳遞壓縮過的多聲道訊號。
標準傳遞兩聲道訊號的架構如下圖所示,最上面為由192個框架(Frame)構成的區塊(Block)。而每個Frame儲存了兩個聲道的一組采樣信號(Sample),分為Channel A與Channel B兩個聲道。而每組Sample由一個子框架(Sub Frame)構成,也就是一個Frame里有兩個Sub Frame。Sub Frame的數據長度為32 Bits,里頭內含了頭碼(Preamble)、輔助數據(Aux. Data)、音頻數據(Audio Data)、以及四個位的信息與檢查碼。也就是說,一個Sub Frame為32 Bits,也就4 Bytes,而一個Frame為8 Bytes,而一個Block為192 x 8 = 1536 Bytes,而每個Block總共可以傳遞192個雙聲道Sample。
子框架(Sub Frame)詳細解說
要了解IEC958的數據結構的話,我們有必要要先了解子框架(Sub Frame)的詳細結構,一個Sub Frame如下圖所示區分成幾個部份,我們先一一表列如下:
0-3
4-7
8-27
28
29
30
3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