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詮釋C指針操作(二)

        詮釋C指針操作(二)

        作者: 時間:2016-11-28 來源:網絡 收藏
        例九:

        char*str[3]={
        "Hello,thisisasample!","Hi,goodmorning.","Helloworld"

        };
        chars[80];
        strcpy(s,str[0]);//也可寫成strcpy(s,*str);
        strcpy(s,str[1]);//也可寫成strcpy(s,*(str+1));

        strcpy(s,str[2]);//也可寫成strcpy(s,*(str+2));

        上例中,str是一個三單元的數組,該數組的每個單元都是一個指
        針,這些指針各指向一個字符串。把指針數組名str當作一個指針的話,它指向數組的第0
        號單元,它的類型是char**,它指向的類型是char*。

        *str也是一個指針,它的類型是char*,它所指向的類型是char,
        它指向的地址是字符串"Hello,thisisasample!"的第一個字符的地址,即H的地址。


        str+1也是一個指針,它指向數組的第1號單元,它的類型是
        char**,它指向的類型是char*。

        *(str+1)也是一個指針,它的類型是char*,它所指向的類型是
        char,它指向"Hi,goodmorning."的第一個字符H,等等。

        下面總結一下數組的數組名的問題。聲明了一個數組TYPEarray
        [n],則數組名稱array就有了兩重含義:第一,它代表整個數組,它的類型是TYPE[n];
        第二,它是一個指針,該指針的類型是TYPE*,該指針指向的類型是TYPE,也就是數組單元
        的類型,該指針指向的內存區就是數組第0號單元,該指針自己占有單獨的內存區,注意它
        和數組第0號單元占據的內存區是不同的。該指針的值是不能修改的,即類似array++的表
        達式是錯誤的。

        在不同的表達式中數組名array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表達式sizeof(array)中,數組名array代表數組本身,故這時
        sizeof函數測出的是整個數組的大小。

        在表達式*array中,array扮演的是指針,因此這個表達式的結果
        就是數組第0號單元的值。sizeof(*array)測出的是數組單元的大小。

        表達式array+n(其中n=0,1,2,....。)中,array扮演的是指
        針,故array+n的結果是一個指針,它的類型是TYPE*,它指向的類型是TYPE,它指向數組
        第n號單元。故sizeof(array+n)測出的是指針類型的大小。

        例十:

        intarray[10];

        int(*ptr)[10];

        ptr=&array;

        上例中ptr是一個指針,它的類型是int(*)[10],他指向的類型是
        int[10],我們用整個數組的首地址來初始化它。在語句ptr=&array中,array代表數組本
        身。

        本節中提到了函數sizeof(),那么我來問一問,sizeof(指針名稱)
        測出的究竟是指針自身類型的大小呢還是指針所指向的類型的大小?答案是前者。例如:


        int(*ptr)[10];

        則在32位程序中,有:

        sizeof(int(*)[10])==4

        sizeof(int[10])==40

        sizeof(ptr)==4

        實際上,sizeof(對象)測出的都是對象自身的類型的大小,而不是
        別的什么類型的大小。

        第六章。指針和結構類型的關系

        可以聲明一個指向結構類型對象的指針。

        例十一:
        structMyStruct
        {
        inta;
        intb;
        intc;
        }
        MyStructss={20,30,40};//聲明了結構對象ss,并把ss的三個成
        員初始化為20,30和40。
        MyStruct*ptr=&ss;//聲明了一個指向結構對象ss的指針。它的類
        型是MyStruct*,它指向的類型是MyStruct。
        int*pstr=(int*)&ss;//聲明了一個指向結構對象ss的指針。但是
        它的類型和它指向的類型和ptr是不同的。
        請問怎樣通過指針ptr來訪問ss的三個成員變量?

        答案:
        ptr->a;
        ptr->b;
        ptr->c;
        又請問怎樣通過指針pstr來訪問ss的三個成員變量?

        答案:
        *pstr;//訪問了ss的成員a。
        *(pstr+1);//訪問了ss的成員b。
        *(pstr+2)//訪問了ss的成員c。
        呵呵,雖然我在我的MSVC++6.0上調式過上述代碼,但是要知道,
        這樣使用pstr來訪問結構成員是不正規的,為了說明為什么不正規,讓我們看看怎樣通過
        指針來訪問數組的各個單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22934.htm

        例十二:
        intarray[3]={35,56,37};
        int*pa=array;
        通過指針pa訪問數組array的三個單元的方法是:

        *pa;//訪問了第0號單元
        *(pa+1);//訪問了第1號單元
        *(pa+2);//訪問了第2號單元
        從格式上看倒是與通過指針訪問結構成員的不正規方法的格式一
        樣。
        所有的C/C++編譯器在排列數組的單元時,總是把各個數組單元存
        放在連續的存儲區里,單元和單元之間沒有空隙。但在存放結構對象的各個成員時,在某
        種編譯環境下,可能會需要字對齊或雙字對齊或者是別的什么對齊,需要在相鄰兩個成員
        之間加若干"填充字節",這就導致各個成員之間可能會有若干個字節的空隙。
        所以,在例十二中,即使*pstr訪問到了結構對象ss的第一個成員
        變量a,也不能保證*(pstr+1)就一定能訪問到結構成員b。因為成員a和成員b之間可能會有
        若干填充字節,說不定*(pstr+1)就正好訪問到了這些填充字節呢。這也證明了指針的靈活
        性。要是你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各個結構成員之間到底有沒有填充字節,嘿,這倒是個不錯
        的方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C指針變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州市| 隆安县| 达日县| 隆子县| 壤塘县| 友谊县| 信宜市| 天长市| 嘉峪关市| 进贤县| 宾川县| 治多县| 赤城县| 绥化市| 长沙县| 宜黄县| 淮滨县| 蒙阴县| 上栗县| 满洲里市| 柘荣县| 抚顺县| 伊宁县| 且末县| 英德市| 鱼台县| 滨州市| 宿迁市| 林芝县| 淮安市| 连州市| 高碑店市| 邻水| 新巴尔虎左旗| 新干县| 县级市| 西城区| 通榆县| 辰溪县| 姚安县| 隆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