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ARM工作模式
1、ARM體系CPU工作狀態:ARM狀態和Thumb狀態
ARM狀態:處理器執行32位的字對齊的ARM指令;
Thumb狀態:處理器執行16位的、半字對齊的Thumb指令;
在程序運行的過程中,可以在兩種狀態之間進行相應的轉換。處理器工作狀態的轉變并不影響處理器的工作模式和相應寄存器中的內容。CPU上電處于ARM狀態
2、存儲器格式:
Arm體系結構將存儲器看做是從零地址開始的字節的線性組合。從零字節到三字節放置第一個存儲的字(32位)數據,從第四個字節到第七個字節放置第二個存儲的字數據,一次排列。作為32位的微處理器,arm體系結構所支持的最大尋址空間為4GB。
大端格式和小端格式
大端格式:數據的低地址放在物理地址的低位
小端格式:數據的低地址放在物理地址的高位
3、ARM處理器工作模式
特權模式:快速中斷模式、外部中斷模式、管理模式、數據訪問終止模式、系統模式、未定義指令中止模式
異常模式:快速中斷模式、外部中斷模式、管理模式、數據訪問終止模式、未定義指令中止模式
Arm的工作模式切換有兩種方法:
被動切換:在arm運行的時候產生一些異常或者中斷來自動進行模式切換;
主動切換:通過軟件改變,即軟件設置寄存器來經行arm的模式切換,應為arm的工作模式都是可以通過相應寄存器的賦值來切換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