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第四次作業
入口:R0=被加數低位地址指針
R1=加數低位地址指針
出口:R0=和數高位地址指針
1、先fileànew
CLR C
LOOP1:MOV A,@R0
LOOP2:DEC R0
END
為了調試時看數據,預先賦值,所以程序前加:
MOV 30H,#78H
MOV 31H,#56H
MOV 32H,#34H
MOV 33H,#12H
MOV 40H,#0F0H
MOV 41H,#0DEH
MOV 42H,#0BCH
MOV 43H,#9AH
MOV R0,#30H
MOV R1,#40H
MOV R2,#4
2、建新工程,Projectànew
3、可見程序:


4、編譯通過后,點debug下的start/stop開始調試,
點view

接著執行:可見R0,R1,R2值的改變:

繼續執行:

下一步:

下一步:

可見:30H內容變為68H.
下一步:

R0,R1值都加一,繼續:

可見R2值減1,但不為0,所以跳轉到LOOP1.繼續:經過幾次循環之后,直到R2變為0,此時不再循環,可看到:

30H,31H,32,,3H值都已改變。繼續執行:

此時CY不為0,所以跳轉到LOOP2。

可看到r0減1,變為33H,即為和數高位地址指針,指向33h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