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加法運算的5種常用格式
根據上一節的預告,本來這節應該講判斷語句的,但是考慮到后續章節的連貫性,決定先講運算語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19826.htm在講運算語法之前,先講一個我在前面忘了講的知識點,那就是注釋語句。何謂注釋語句?在我前面一些章節的main函數中,經觀察,發現一個規律,凡是中文解說的文字,要么前面有符號”//”,要么就是被包含在“/*”和”*/”之間。符號“//”和“/* */”都是注釋語句。注釋語句是用來添加文字備忘,方便程序員閱讀記憶的。在注釋語句里的文字是不會被編譯器翻譯成機器碼的,也就是說即使注釋里面的文字再多,也不會增加單片機的程序容量,它是被編譯器過濾忽略的,僅僅方便程序員做備注文字而已。
符號“//”和“/* */”都是注釋語句,但應用方面有點小差異。符號“//”是用來注釋一行文字。而“/* */”往往是用來注釋一段文字,當然“/* */”也可以注釋一行文字。但是符號“//”僅僅能注釋一行文字,卻不能注釋一段文字。
講完注釋語句,繼續回到本節正題。單片機本身具備了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能力,我們只需要通過C語言調用相關的運算語法,即可指示單片機按我們的要求進行簡單的運算。至于內部具體的運算細節我們可以不管,除非是涉及到大數據的運算才需要我們額外編寫算法。請先看以下的加法語法格式:
“保存變量”=“加數1”+“加數2”+...+“加數N”;
含義是:右邊的“加數”與“加數”相加,并且把最終的運算結果賦值給左邊的“保存變量”。注意,這里的符號“=”不是等于號的意思,而是賦值的意思。左邊的“保存變量”必須是變量,不能是常量,否則編譯時會報錯。而右邊的“加數”既可以是變量,也可以是常量,也可以是“保存變量”本身自己。多說一句,何謂變量和常量?變量就是可以在程序中被更改的,是分配的一個RAM空間。而常量往往就是數字,或者是被分配在ROM空間的一個具體數值。下面根據右邊“被加數”與“加數”的不同組合,列出了加法運算的5種常用格式。
第1種:“加數1”是常量,“加數2”是常量。比如:
unsigned char a;
a=3+15;
數字“3”和“15”都是常量。執行上述語句后,保存變量a變成了18。
第2種:“加數1”是變量,“加數2”是常量。比如:
unsigned char b;
unsigned char x=10;
b=x+15;
x是變量,“15”是常量。由于原來x變量里面的數值是10,執行上述語句后,保存變量b變成了25。而變量x則保持不變,x還是10。
第3種:“加數1”是變量,“加數2”是變量。比如:
unsigned char c;
unsigned char x=10;
unsigned char y=6;
c=x+y;
x是變量,y也是變量。由于原來x變量里面的數值是10,y變量里面的數值是6,執行上述語句后,保存變量c變成了16。而變量x和y則保持不變,x還是10,y還是6。
第4種:“加數1”是保存變量本身,“加數2”是常量。比如:
unsigned char d=2;
d=d+18;
d=d+7;
d是保存變量,“18”是常量。這類語句有一個特點,具備了自加功能,可以更改自己本身自己的數值。比如原來保存變量d的數值是2,執行“d=d+18;”語句后,d變成了20,接著再執行完“d=d+7;”語句后,d最后變成了27。
第5種:“加數1”是保存變量本身,“加數2”是變量。比如:
unsigned char e=2;
unsigned char x=10;
unsigned char y=6;
e=e+x;
e=e+y;
e是保存變量,x與y都是變量。這類語句有一個特點,具備了自加功能,可以更改自己本身自己的數值。比如原來保存變量e的數值是2,執行“e=e+x;”語句后,e變成了12,接著再執行完“e=e+y;”語句后,e最后變成了18。
現在編寫一個程序來練習上述5種格式的加法語句,最后把程序編譯后下載到堅鴻51學習板觀察結果。請直接復制第十節模板程序,修改的main程序代碼如下:
void main() //主程序
{
/*---C語言學習區域的開始---------------------------------------------------------------------------*/
unsigned char a; //定義一個變量a,并且分配了1個字節的RAM空間。
unsigned char b; //定義一個變量b,并且分配了1個字節的RAM空間。
unsigned char c; //定義一個變量c,并且分配了1個字節的RAM空間。
unsigned char d=2; //定義一個變量d,并且分配了1個字節的RAM空間。初始化默認為2.
unsigned char e=2; //定義一個變量e,并且分配了1個字節的RAM空間。初始化默認為2.
unsigned char x=10; //定義一個變量x,并且分配了1個字節的RAM空間。初始化默認為10.
unsigned char y=6; //定義一個變量y,并且分配了1個字節的RAM空間。初始化默認為6.
//第1種:“加數1”是常量,“加數2”是常量。
a=3+15;
//第2種:“加數1”是變量,“加數2”是常量。
b=x+15;
//第3種:“加數1”是變量,“加數2”是變量。
c=x+y;
//第4種:“加數1”是保存變量本身,“加數2”是常量。
d=d+18;
d=d+7;
//第5種:“加數1”是保存變量本身,“加數2”是變量。
e=e+x;
e=e+y;
GuiWdData0=a; //把變量a這個數值放到窗口變量0里面顯示
GuiWdData1=b; //把變量b這個數值放到窗口變量1里面顯示
GuiWdData2=c; //把變量c這個數值放到窗口變量2里面顯示
GuiWdData3=d; //把變量d這個數值放到窗口變量3里面顯示
GuiWdData4=e; //把變量e這個數值放到窗口變量4里面顯示
/*---C語言學習區域的結束---------------------------------------------------------------------------*/
while(1)
{
initial();
key_service();
display_service();
}
}
如何在堅鴻51學習板上觀察a,b,c,d,e這5個變量?按下S1或者S5按鍵即可切換顯示不同的窗口,從而顯示不同的變量。上堅鴻51學習板觀察程序執行的結果如下:
變量a為18。
變量b為25。
變量c為16。
變量d為27。
變量e為18。
下節預告:加法的連寫和自加運算的簡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