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把1NA~100UA的電流轉換成0.1HZ~10KHZ的電流

        把1NA~100UA的電流轉換成0.1HZ~10KHZ的電流

        作者: 時間:2016-11-16 來源:網絡 收藏
        把1NA~100UA的轉換-頻率轉換電路

        電路的功能

        I-F轉換器是輸入轉換成頻率,其工作原理與A-D轉換器類似。若在輸入端串聯電阻,把成電壓之后,也可作為V-F轉換器使用,因而也可看作超寬帶VCO。本電路采用了FET輸入OP放大器,因此可以輸入1NA以上的電流,可用來測量微弱電流。

        電路工作原理

        OP放大器A1是積分電路,電流輸入,由積分電容向負方向積分。A2的輸出電壓被齊納二極管箝位,A2的輸出大約在-5.6V時反相,TT1導通后,積分電壓迅速輸出,直到+5.6V,使A2反相。A1輸出的上升時間取決于箝位電壓、電阻R4以及積分電容C1,要縮短上升時間,可降低輸入電流I1N和降低C1的時間常數。

        振蕩頻率F0基本上由輸出電流和C1決定,積分輸出的斜率為IIN/C1(V/S),1UA電流為10的負6次方/800*10的負12次方=1.25*10的6次方V/S,穿越-5.6~+5.6V的時間林約是9MS,頻率為111HZ。實際上必須加上上升時間,所以振蕩頻率大約為100HZ。

        因為C1的微調很困難,所以允許A2的正反饋略有變化,以此進行振蕩頻率的校驗。,但鋸齒波的振幅會稍有變化。

        由于延長了積分電路的時間常數,可以把微弱電流穩定地轉換成頻率,這時頻率下降,測量時間加長。

        照片A示出輸入端串接1M電阻,輸入+10.00V(IIN=10UA)電壓時的波形,上側為積分器A1輸出的波形,上升邊因被E4(5.1K)積分,時間約為6US,波形的下降邊線性很好,這是使用了積分器的結果。下側是電路輸出端的波形,幅度為+5.6V。

        元件的選擇

        OP放大器A1的輸入偏流1E、失調電壓及漂移越小,可轉換的電流也越小,所以電路選用了FET輸入OP放大器測試辦法:讓輸入端開路一段時間,以這時的電壓為基準電壓,測量在規定時間內電壓的變化量,求出IB或漏電電流,假如在60秒鐘內有1V變化,根據I=C1*(△EO/△L)公式,可以求出電流I=800*10的負12次方(1/60)≈13PA。

        被逆偏置的漏電流如不比輸入電流小得多就會產生誤差,所以TT1不能用普通硅二極管。可用低漏二極管或象本電路所用J-FET。

        調整

        沒有電流源時,可在輸入端串聯大電阻,把電壓轉換成電流(IIM=F-IN/R)輸入,用VR1調節全量程頻率,如果振蕩頻率大于1KHZ/FS,線性就會變壞。再讓輸入開路,檢查A1輸出的積分值是否改變。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颍上县| 如皋市| 青川县| 桦川县| 延寿县| 沅江市| 探索| 秦安县| 威远县| 云龙县| 遂昌县| 炉霍县| 渝中区| 镇原县| 巴马| 镇巴县| 阿勒泰市| 阜康市| 平南县| 石狮市| 淮南市| 保定市| 海南省| 尼木县| 阳江市| 浦东新区| 囊谦县| 乐安县| 隆化县| 宣恩县| 班戈县| 晋江市| 旺苍县| 灵武市| 响水县| 蚌埠市| 荆州市| 南阳市| 竹山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