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市場分析 > 史上最全的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分析報告

        史上最全的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分析報告

        作者: 時間:2016-10-26 來源:傳感器技術 收藏
        編者按:傳感器作為整個物聯網的末端,潛在需求量最大。國內傳感器行業對進口的巨大依賴已成為我國發展物聯網的瓶頸,只有國內企業實現傳感器的國產化才能提升整個產業的整體實力,才能實現加快物聯網產業的飛速發展。

          導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1871.htm

          近年來,國內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2011年市場規模為480億元,2012年達到513億元,2013年達到640億元,2014年則超過800億元。

          (英文名稱:transducer/sensor)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目前,我國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并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

          隨著、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傳感器產業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

          近年來,國內傳感器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2015年以來,在智能化電子產品不斷涌現,智能終端與整機產品制造市場穩定發展的帶動下,傳感器產品國產化需求不斷增大,為國內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自主MEMS傳感器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傳感器


          受快速發展的帶動,傳感器市場規模也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未來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0%左右。

          產業綜述

          一、傳感器企業規模

          我國已有1700多家從事傳感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其中從事微系統研制、生產的有50多家。同時,傳感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化、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

          二、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建立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國的傳感器技術及其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在“雙加工程”,即“加快力度,加快發展”的方針指導下,建立了中國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生產基地。

          目前,國內有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分別為:安徽基地,主要是建立力、光敏規模經濟;陜西省敏感技術產業集團公司,主要是建立電壓敏、熱敏、汽車電子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黑龍江基地主要建立氣、濕敏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

          三、傳感器產業地域格局

          我國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并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

          長三角區域:以上海、無錫、南京為中心。逐漸形成包括熱敏、磁敏、圖像、稱重、光電、溫度、氣敏等較為完備的傳感器生產體系及產業配套。

          珠三角區域:以深圳中心城市為主。由附近中小城市的外資企業組成以熱敏、磁敏、超聲波、稱重為主的傳感器產業體系。

          東北地區:以沈陽、長春、哈爾濱為主。主要生產MEMS力敏傳感器、氣敏傳感器、濕敏傳感器。

          京津區域:主要以高校為主。從事新型傳感器的研發,在某些領域填補國內空白。北京已建立微米/納米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部地區:以鄭州、武漢、太原為主。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模式,在PTC/NTC熱敏電阻、感應式數字液位傳感器和氣體傳感器等產業方面發展態勢良好。

          此外,傳感器產業伴隨著物聯網的興起,在其他區域,如陜西、四川和山東等地發展很快。

          發展階段

          隨著電子技術、材料技術、物理技術、化學技術等多方面技術的迚步,傳感器也在仍傳統型向新型化方向發展。

          傳感器的新型化主要體現在微型化、智能化、數字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等特點。新型傳感器的這些特點是傳感技術演進的結果,也是新時代智能傳感技術的要求。

          驅動因素

          一是市場帶動。

          隨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傳感器產業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

          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推進為傳感器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在智能農業、智能工業、智能交通、建筑節能、智能環保、智能電網、健康醫療、智能穿戴等領域,傳感器都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

          二是技術拉動。

          近年來,國內外從事傳感器技術研發的機構和投入都不斷增多,傳感器技術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隨著先進傳感器、新型傳感器、低成本、高性能傳感器的不斷研發成功,傳感器應用的成本將不斷降低,應用效果將不斷提升,從而拉動傳感器產業的持續發展。

          三是政策推動。

          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先后出臺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等相關政策,并在積極研究出臺支持傳感器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未來傳感器產業將會面臨更為寬松的政策環境。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傳感器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安市| 宜都市| 崇左市| 银川市| 方城县| 北辰区| 嘉鱼县| 永福县| 花莲县| 集贤县| 金寨县| 新乡市| 沈丘县| 龙陵县| 年辖:市辖区| 上思县| 周口市| 深圳市| 武冈市| 高唐县| 凉城县| 弥勒县| 常宁市| 闽清县| 泾川县| 慈利县| 黎城县| 吉隆县| 建宁县| 东港市| 成都市| 读书| 清丰县| 寻甸| 西乌珠穆沁旗| 武清区| 金坛市| 南安市| 石狮市| 义马市|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