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基于ZigBee與51內核的射頻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硬件設計

        基于ZigBee與51內核的射頻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硬件設計

        作者: 時間:2016-10-10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是一種基于IEEE802.15.4標準的個域網協議,是一種低成本、低功耗的近距離無線組網通信技術。文中介紹了一種基于Zig Bee與的高頻的硬件設計方法,并詳細介紹了其各組成模塊的設計原理。該設計以Chipcon公司的為基礎,可應用于基于協議的各種軟硬件開發。
        關鍵詞:

        0 引言
        近年來,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由于2.4 GHz通信頻段免費、開放等特性,各種基于該頻段的通信協議,如Wi—Fi、藍牙等技術已相當成熟,并得到了廣泛應用。ZigBee是一種基于IEEE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個域網協議,該協議基于2.4 GHz頻段,是一種低成本、低功耗的近距離無線組網通信技術,近年來廣泛應用于各種射頻通信領域,如區域定位、視距數據傳輸、物聯網標簽、車用無線電子設備等。以Chipcon公司基于ZigBee協議的系列產品為代表的SOC(片上系統)也日趨成熟。因此,設計一個成本低廉、性能穩定、功能齊全的開發系統一直是相關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本文將介紹一種基于ZigBee與的射頻硬件設計。該設計圍繞Chipcon公司的芯片,該芯片滿足ZigBee協議的物理層要求,并集成了一個51內核的MCU,價格低廉,具備很好的開發潛力。設計采用了模塊化設計方法,能夠應用于各種基于ZigBee協議的軟硬件開發。本文將詳細介紹其各模塊的設計方法與原理。

        1 系統總體框架
        該系統總體上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控制器與射頻模塊部分:第二部分是外圍擴展電路部分。具體的系統框架圖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06522.htm

        a.JPG



        2 控制器與射頻模塊設計方案
        主控電路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它負責整個節點的全面調度與控制。考慮到設備運行維護的便利性、系統的集成性等特點,主控電路除具備數據的處理能力外,還能夠存儲一定量的數據。本設計采用了基于ZigBee技術的射頻芯片CC2430為核心。該器件集成了51內核的MCU控制器與RF收發器,因此控制器模塊與射頻模塊部分采用了整體設計模式。同時,片上還具備FLASH存儲器,能方便地存儲數據。該器件體積小,性能穩定,運算速度快,可擴展性能好,能較好滿足本設計的各種需要。
        2.1 CC2430控制器電路配置
        在本設計中,主控單元承擔外圍器件擴展與控制、A/D轉換、數據傳輸等功能。CC2430屬于高度集成的SOC系統,其I/O口設計緊湊,并具備復用功能,因此,在設計中需要盡量節約I/O口的使用,必要時可對其進行擴展。同時,設計還應具備在線下載與調試功能,以方便工程應用的需要。
        2.1.1 I/O口配置
        CC2430具有21個數字I/O口引腳,即P0、P1、P2。它們均是8位I/O口。每個口都可以單獨設置為通用I/O或外部設備I/O。除了兩個高輸出口P1_0和P1_1之外,其余均用于輸出。本設計相關I/O口通過插接件形式進行預留,以方便不同場合使用及擴展,具體如圖2所示。

        b.JPG


        2.1.2 調試接口
        本設計CC2430具備在線調試與下載功能,可根據需要進行自由配置。圖3所示是CC2430調試接口圖,該接口通過調試接口引腳P2.2與P2.1組成,它們分別用作調試時鐘與調試數據信號引腳。

         

        c.JPG


        2.2 時鐘與復位
        CC2430的晶振采用二級設計,一級是32 MHz,另一級是32.768 kHz。在CC2430整機工作模式下(PM0),這兩種晶振需共同工作;而在PM1和PM2電源模式下(省電模式),只有32.768 kHz晶振工作;在PM3模式下,兩者全關。同時,在RBIAS1和RBIAS2(22、26引腳)引腳上須外接1%精密電阻,為32 MHz晶振提供精確偏置電流的具體電路如圖4所示。

        d.JPG


        CC2430具備上電復位功能,也可采用手動復位。只需要將第10引腳RESETn強行拉至低電平,即可完成復位。
        2.3 CC2430射頻模塊
        CC2430射頻模塊部分的設計如圖5所示。在本設計中,CC2430除P2.3和P2.4引腳預留外接晶振外,P0.0至P2.2引腳全部引出作為接口。

        e.JPG


        RF輸入輸出采用高阻抗差分式,引腳分別為RF_n與RF_p。
        本設計采用單極天線,為了獲得最好的通信性能,應采用非平衡變壓器,以達到阻抗匹配的作用。
        如圖5所示,分立器件L321、L331、L341以及C341構成非平衡變壓器,用來連接差分輸出端和單極天線。由于天線距離RF引腳有一段距離,所以需要針對天線到RF引腳的反饋傳輸線設計阻抗匹配。由于是單極天線,所以匹配阻抗為50 Ω,這部分阻抗由非平衡變壓器和PCB微帶傳輸線組成,λ為PCB傳輸線上微波波長,微帶傳輸線實際上就是λ/2阻抗匹配。
        TXRX_SWITCH是一個模擬電源輸出引腳,可為CC2430內部的低噪聲放大器(LNA)和功率放大器(PA)提供校準電壓。此引腳必須通過外接DC電路連接至RF_n和RF_p引腳。當CC2430處于接收狀態時,TXRX SWITCH內部接地,為LNA提供偏置電壓,引腳上可得到低電平;當芯片處于發送狀態時,TXRX SWITCH內部接供電電壓,為PA提供偏置電壓,引腳上可測得高電平。另外,該電路的外接天線采用SMA接口。

        3 外圍擴展電路
        以CC2430為核心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在實際使用中,可配備相應外圍電路,主要包括外部電源電路、顯示與按鍵電路、串口與USB通信電路等。通過這些電路,可對射頻與主控模塊進行相應的開發與調試。
        3.1 外部電源電路
        本設計的電源電路主要由TPS79533低壓穩壓器及其外圍器件組成。TPS79533輸出3.3 V電壓,其輸入電壓范圍是2.7~5.5 V,并具有較高的電源抑制比、超低噪聲、較好的電壓線性和負載瞬態效應以及較小的電壓漂移。其具體電路如圖6所示。

        f.JPG


        3.2 液晶顯示與鍵盤電路
        3.2.1 液晶顯示電路
        液晶顯示電路可采用128x64點陣式液晶顯示器,同時,為節約主控芯片I/O口資源,采用了串/并口轉換芯片74HC595d。具體電路如圖7所示。

        g.JPG


        為了使液晶顯示器具備合適的背光亮度,還可在設計中采用相應的放大管,如9015來驅動液晶顯示器背光顯示。
        3.2.2 鍵盤電路
        本設計可通過按鍵電路調節各種參數,并通過液晶顯示電路顯示。如圖8所示,鍵盤具備上、下、左、右、確定、退出6個按鍵,其中,方向按鍵的電路為分壓電路,其分壓值輸入CC2430的P0.6端子。該I/O口具備A/D轉換的功能,可通過軟件實現鍵盤功能,從而節約了I/O口資源。

        h.JPG


        3.3 通信電路
        通信電路負責節點與PC機之間的數據收發,以實現數據下載、調試等功能。CC2430采用RS232通信模式,具體電路如圖9所示。本設計采用經典設計的RS232電路,控制芯片采用了廣泛使用的SP3223E,其RXD1與TXD1引腳可與CC2430的P0.2與P0.3引腳直接相連接。

        h.JPG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使用中,大家經常采用筆記本電腦對節點進行在線調試和程序下載等操作,而筆記本電腦一般不具備串口,需要外接USB-RS232轉換電路。筆者發現,在轉換電路的選取上,市面上存在基于PL2602、SP3223E等器件的轉換電路可以選擇。PL2602雖然價格便宜,但并不適應CC2430的高比特率傳輸,而SP3223E雖然價格較貴,但對CC2430的支持較好,這也是在實際使用中需要注意的。

        4 硬件工藝特點
        由于以CC2430為核心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工作在2.4 GHz的高頻環境中,因此對其EMI要求較高。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PCB也有相應的具體設計要求。
        由于射頻模塊工作頻率高,在具體的PCB設計中,根據TI公司的相關文檔,可使用雙層PCB。如果希望減小PCB尺寸,也可采取4層PCB設計。其具體要求如下:
        (1)若采用雙層PCB設計,則頂層用于元件的放置與信號連接,通過大面積敷銅,以降低干擾。
        (2)電源濾波要求較高,退耦電容器應盡可能靠近供電引腳,并且通過單獨的過孔連接到印刷電路板的接地面。
        (3)芯片的接地引腳,距離使用單獨過孔的封裝引腳越近越好,以減小干擾。
        (4)外接元件越小越好,必須使用表面貼裝器件,具體設計可使用0603或0402封裝的貼片元器件。
        (5)如果在PCB上要使用高速外接數字設備,那么必須避開RF電路。
        (6)系統應采用大規模接地方式,以消除干擾。可將PCB底層設計為接地層。

        5 結語
        本文介紹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組成單元,基于CC2430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及其外圍擴展電路的硬件設計和實現方案,并介紹了各個硬件模塊的設計方案和工作原理。其中,詳細介紹了控制器與射頻模塊電路和外圍擴展電路,包括外部電源電路、液晶顯示與鍵盤電路、通信電路,并介紹了本設計在PCB設計時應注意的相關工藝要點。該設計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性能穩定,工作良好,對同類型的,基于2.4 GHz頻段的高頻電路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万荣县| 娱乐| 白城市| 永安市| 古交市| 双流县| 南皮县| 城口县| 正宁县| 海林市| 望江县| 宜章县| 玉树县| 镇远县| 清涧县| 井研县| 登封市| 涡阳县| 玉环县| 托克托县| 龙岩市| 舒兰市| 洪洞县| 唐海县| 澳门| 南汇区| 建湖县| 甘孜| 永善县| 吴川市| 门源| 涡阳县| 绥阳县| 木兰县| 峡江县| 察雅县| 房产| 永登县| 保定市|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