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OMAPL138的雙核通信設計

        一種基于OMAPL138的雙核通信設計

        作者: 時間:2016-10-10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以合眾達公司的SEED—DIM138開發板作為硬件開發平臺,利用驅動設計了一種可用于DSP和ARM之間通信的握手機制。ARM端運行Linux操作系統,進行人機交互;DSP端運行操作系統,進行數據存儲和買時運算。兩者使用進行多核通信,通過調用的API完成ARM和DSP之間的通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06137.htm

        關鍵詞:;SYSLINK;;

        引言

        本設計主要介紹一種基于的握手機制。在ARM端運行Linux系統,主要處理人機交互任務;而在DSP端運行,進行實時處理。

        1 雙核處理器

        OMAPL138是一款集成了ARM926EJ—S和TMS320C6748 DSP的雙核處理器。ARM926EJ—S內核采用流水線結構,因此,處理器和存儲器系統的所有部件都可以連續的工作,DSP核采用了一個2級基于高速緩存的架構。此外,OMAPL138還包括了一系列的外設,ARM和DSP可以獨自操作這些外設。OMAPL138平臺的基礎是中斷和內存共享。

        OMAPL138雙核處理器的內部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a.jpg

        以OMAPL138為硬件平臺設計雙核通信,具有以下幾個優勢:

        ①開放性好。OMAPL138平臺是一種開放式體系結構,具有標準化的接口,可使用第三方開發的新功能與新程序;并且,其標準接口允許軟件很容易地在不同平臺間移植,設計代碼可重復使用。

        ②可編程性好。OMAPL138的兩個微處理器核均可編程,只需改寫程序就能完全改變OMAPL138平臺的功能。

        ③功耗低。OMAPL138將ARM核和DSP核集成在一個芯片中,大大降低了額外功耗,且各部分的時鐘管理相互獨立,可有效控制功耗。

        ④系統啟動后兩核單獨運行。

        2 Linux開發環境建立

        2.1 主機開發環境的建立

        雙核通信需要3個系統,即Windows系統、PC Linux系統和ARM Linux系統。

        本設計PC機采用Windows7+VMware虛擬機+Linux的開發環境,其中VMware采用的是8.0版本,Linux采用的是ubuntu-10.04.4桌面版。

        2.2 交叉編譯環境的建立

        在開發之前,還需要建立一個交叉開發環境,這是一套由編譯器、鏈接器和libc庫等組成的開發環境。其開發模型如圖2所示。

        b.jpg

        圖2中,TARGET是目標板,HOST是開發主機。在開發主機上,可以安裝開發工具,編輯、編譯目標板的Linux引導程序、內核和文件系統,然后在目標板上運行。這種在主機環境下開發,在目標板上運行的開發模式叫做交叉開發。

        構建交叉開發環境,首先要安裝交叉編譯工具鏈,然后需要在環境變量PATH中添加路徑,該路徑必須是工具鏈的安裝路徑。

        3 雙核通信設計

        系統需要預留內存用于雙核通信,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由于SEED—DIM138的DDR只有64 MB,因此在本設計中Linux內核只管理從0x C000 0000開始的32 MB的內存,剩下的從0x C200 0000~0x C3FF FFFF的32 MB的內存留給SYSLINK用于雙核通信。

        3.1 開發工具

        本設計用到的DSP端開發工具包括:集成開發環境(CCS),多線程、多任務操作系統(SYSBIOS),第三方算法庫標準(eXpress DSP Component,XDC)。ARM端開發工具包括:Li nux、交叉編譯工具。除此之外,還要用到的軟件開發工具是SYSLINK和IPC。

        為了縮短開發時間,還安裝了多核軟件開發組件——MCSDK,有助于在統一平臺上使用SYSBIOS或Linux。

        3.2 開發板啟動

        Windows工作臺通過串口和JTAG、網口與SEED—DIM138開發平臺連接。配置PC機端的超級終端,設置串口參數:波特率為115 200,數據位為8,奇偶校驗無,停止位為1,數據流控制無。打開Windows PC機串口控制臺,連接串口。開發板撥碼開關撥到100 011,上電后,將編譯好的內核和文件系統下載到開發板,并設置內核啟動參數如下:

        U—Boot—DIM138>setenv bootargs,console=ttysl,115200n8root=/dev/mtdblock4 rw rootfs=jffs2 mem=32@0xc0000000

        然后保存,復位開發板從NAND FLASH啟動,并加載iffs2文件系統。

        開發板啟動完成后,使用tftp服務將在ubuntu下編譯好的SYSLINK驅動下載到開發板上,使用如下命令手動加載驅動:

        insmod SYSLINK.ko TRACE=1 TRACEFAILURE=1 TRACECLASS=3

        本設計中用一個簡單的LED例程設計雙核通信。在例程中對外部內存的分配如表1所列,這部分內容在cfg和bld文件中進行配置。

        c.jpg

        3.3 軟件設計

        軟件設計基本代碼流程如圖3所示。軟件設計中,DSP核的處理器ID為0,ARM核的處理器ID為1,DSP端調用IPC模塊的MultiProc.h中的MultiProc_getId()函數獲取HOST端的ID,HOST端使用同樣的函數獲取DSP端的ID,以此作為通信的基礎。通信交互流程可以看做是一種“乒乓”操作,最后還要釋放資源。本設計要完成的操作是,在程序中通過對LED對應的GPIO相關寄存器配置使2個LED連續閃爍2次,再分別依次點亮2個LED,最后依次熄滅2個LED。設計中要用到的API如表2所列。

        d.jpg
        e.jpg

        在OMAPL138的ARM Linux操作系統中,SYSLINK提供了一個“slaveloader”組件來加載、啟動、停止DSP處理器,設計了對DSP核的管理,同時也是使用“slaveloade”組件來運行SYSLINK示例程序。

        將編譯好的應用程序下載到開發板,運行后編寫run.sh腳本,即實現了雙核通信的過程。腳本的內容為:set—x

        ./slaveloader startup DSP server_dsp.xe674

        ./app_host DSP

        ./slaveloader shutdown DSP

        基本流程是:ARM端啟動DSP并加載.xe674格式的SYS/BIOS文件→啟動ARM端應用程序→關閉DSP核。

        結語

        本設計完成了一個簡單的雙核通信過程,為復雜的雙核通信,如A/D數據采集和FFT運算奠定了開發基礎,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高阳县| 邢台市| 宝鸡市| 安龙县| 龙海市| 柏乡县| 武鸣县| 义乌市| 禹州市| 河津市| 北宁市| 邵阳县| 虞城县| 洞口县| 韶山市| 保康县| 揭西县| 镇平县| 苍山县| 长治县| 博野县| 织金县| 信阳市| 秦皇岛市| 平顺县| 兴义市| 香河县| 广南县| 乌兰察布市| 吴桥县| 新乡县| 寿阳县| 武宁县| 金沙县| 辛集市| 尚志市| 万安县| 长汀县| 远安县| 麻城市|